文/伍拾圆
首先解释一下“租界”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为另一个国家开辟的合法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租借地。是国力强大的国家对弱小国家的一种侵略行径。
公共租界,就是多个强大国家在弱小国家共同使用的租借地。
旧中国有两大公共租界,一个是上海,一个是鼓浪屿。
一开始,鼓浪屿只是厦门通商口岸的一部分,后来它是如何一步步被洋人玩成公共租界的呢?下面我们来说说。
涉及的是比较枯燥的史料,我们尽量把它说得通俗些。
一、英国和德国是始作佣者
事实上,在上海还没被开辟成公共租界之前,英国人就已经盯上鼓浪屿,并想把它开辟为英国独享的租界。
年鸦片战争之后,战败的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本来在签订条约时,英国人就想加入鼓浪屿开辟成租界的条款。
然而,当时负责谈判的英国官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鼓浪屿这块地脏乱、不卫生,于是放弃了这个要求,只是坚持英国人可以在上面居住。
而清政府也很配合地在条约上写下“鼓浪屿仍由英国人暂居”的文字。
后来,英国人后悔了,他们发现鼓浪屿虽然不卫生,但“景色秀丽,像欧洲南部的城市一样,是一幅悦人心目的图画,很适合居住。”
你看,鼓浪屿宜居,人家英国人多年前就发现了。
后悔的英国人怎么办?再和清政府谈判吗?英国人才不对中国人这么绅士,他们直接上了。年,英国第二任驻厦领事馆领事阿礼国一上任,就大手一挥在鼓浪屿建领事馆,连向清政府打一声招呼都没有。
这幢建成的领事馆,就成为鼓浪屿第一座西洋建筑,也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鼓浪屿0多幢老别墅的第一幢。
不过这幢老别墅后来因火灾被毁,英国人只好拆掉重建。
德国人同样对鼓浪屿虎视眈眈,德国政府甚至制订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准备不和清政府协商,直接在鼓医院和海军仓库,造成既定事实。
等清政府发现,再用强力施压,到时清政府如果敢说不,就修理它。
德国人就是这么蛮横,比英国人还不绅士。
只不过德国人可以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却不得不对英国人有所顾忌,毕竟那是人家先看中的鼓浪屿。
于是德国人干脆联合英国,两国领事一起向兴泉永道(管辖莆田、泉州、永春的政府机构)提出要在鼓浪屿设立“工务局”的方案。
当时的闽浙总督何璟一眼就看出英、德两国的野心,他提醒朝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外交部):对方此举意在用上海公共租界的模式霸占鼓浪屿,需小心应对。
清政府还算清醒,直接否定了英、德两国的方案。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英、德两国干脆直接在鼓浪屿成立“鼓浪屿道路墓地基金委员会”,想借由在鼓浪屿向外国侨民收税的方式,坐实两国对鼓浪屿的行政管辖权。
但这个办法效果有限,那时鼓浪屿的外国侨民还不多。
他们又再生一计,联合所有在鼓浪屿设有领事馆的国家炮制出《鼓浪屿行政事务改善计划》,直接让北京公使团去逼清政府同意。
还好,由于内部分赃不均,各国大使并不齐心,清政府有敷衍的空间,此计还是不成。
二、日本想独占鼓浪屿
年甲午中日海战,清政府战败后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形势有了新变化。日本人企图独占鼓浪屿,作为向内地渗透的跳板。
为此日本人提出要在鼓浪屿设立“专管租界”,也不管清政府同不同意,先是强行以低价买下鼓浪屿一大片土地当日本人的墓地,然后又划出另外一大片土地要兴泉永道道台恽祖祁批准,归日本人当租界用。两处土地加起来占了鼓浪屿面积的三分之一。
恽祖祁居然同意了,这货可真敢做主。
恽祖祁只是对日本人要的位置有余虑,因为那里有其它国家的产业和本地人的墓地田产等,怕批准下去惹麻烦,所以改了土地范围,并专门派人丈量定界。
美国人看不下去了,领事巴詹声放话给恽祖祁:如果鼓浪屿可以设立租界,美国早就设了,还轮得到它小日本?
巴詹声觉得放话还不够,就又发了一份照会,大意如下:
它小日本说台湾和厦门商务往来频繁,所以需要在厦门有租界,我老美的菲律宾殖民地也和厦门联系紧密啊,你厦门在菲律宾得有十几万侨民吧,那我老美是不是更有资格在厦门设租界?
如果你满清政府批准小日本而不同意我老美,我们会把这件事看作是对美利坚合众国不友好。
总之就是,你要是敢同意小日本,那我老美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看着办。
看日本和美国在那里逼恽祖祁,英、德两国也没闲着,他们反其道而行,提醒恽祖祁说:厦门是各国通商口岸,不能有租界。
明明较早前还在密谋要设租界,现在又说不能有租界。这些洋人真会玩。
英、德两国还提议说干脆由清政府与各国联合,在鼓浪屿设立巡捕房并共同征税。
恽祖祁被搞蒙了,只好请示闽浙总督,还好闽浙总督头脑比较清楚,直接明确拒绝。
三、美国才是最高明的玩家
到了年,形势又发生改变,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借机进攻北京。
慈禧太后仓惶西逃,任由北京被八国联国蹂躏,结果,我们的圆明园毁了。
日本政府看到这种形势,又惦念起厦门来,决定看准时机占领厦门。首相山县有朋提出“先逐中国南方之一兔”,这“南方之一兔”就是厦门。
为此,日本制造了一起自焚事件,把他们建在厦门的一座东本愿寺烧了,然后派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在厦门和鼓浪屿日夜巡逻。
日本这么干,英国和美国看不下去了,你小日本羞辱中国人我们没意见,你侵犯我们的利益,那就得说道说道了。
他们直接派出军舰和日本对峙,日本人此时还胆子比较小,不敢得罪这些西方列强,自己把人马撤走了。
接下来,美国驻厦领事巴詹声出手了。
慈禧太后仓惶西逃这件事,发生在离厦门几千里之外,没想到竟然起了蝴蝶效应在厦门掀起一阵狂浪。
由于西逃,朝廷陷入混乱拨不出军饷。这下子厦门炮台的官兵不干了,家里老老少少等着饭吃呢,你朝廷不发军饷我们吃什么?在几个不怕死的煽动下,官兵们想造反。
历史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老佛爷西逃,意外引发厦门炮台官兵要起来造反。当然,国力孱弱的国家,再不可思议的事都不让人意外。
美国领事巴詹声就是这时候出的手,他慷慨解囊拿出1万银元给厦门炮台发军饷,并劝说官兵们不要造反,要继续为国效力。
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美帝能对中国这么好?接着往下看。
此时的清政府官员,属于人家给点温暖就感恩戴德,恨不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没办法,被虐太久了,稍微给颗糖吃就好像是吃到山珍海味。
见巴詹声如此仗义,闽浙总督府竟主动提议,要把鼓浪屿优先给美国当租界。
没想到,巴詹声拒绝了。
这唱的是哪一出?又是太阳从西边再出来一次吗?明明昨天还在威逼利诱清政府开辟鼓浪屿当租界,现在我主动要给你,你反而不要了。
是巴詹声傻吗?当然不是,他是太高明了。
折腾了一、二十年,硬是没把鼓浪屿开辟租界这件事搞成,说出去都丢人,这么多个可以在中国纵横驰骋的老大帝国,怎么就驰骋不下鼓浪屿这块弹丸之地。
巴詹声意识到:显然,鼓浪屿这块肥肉一个国家独享是不可能的,只有大家联合起来才人人有肉吃。
所以巴詹声又是提供军饷又是拒绝闽浙总督府给的优先权,就是为了走下一步棋。
在闽浙总督府那里博得好人缘之后,巴詹声成了各国领事的带头大哥,他用美国“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主张,号召大家共同推动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
这一提议马上得到各国以手加额的同意。
带着各国的支持,巴詹声去拜会总督许应骙,鼓动他说如果把鼓浪屿开辟为公共租界,一则可断了日本人想独占的野心,二则还可以兼护厦门,一举两得的好事你清政府为什么不答应呢?
许应骙轻而易举就被说动了,没办法,欠人家替发军饷的人情还没还呢。要是拒绝,多不给人面子。
呵呵,人家之前不要租界是假推辞,他许应骙此时被说动是真感激啊,他连想一想巴詹声包藏着多大的祸心都不敢。
总之,鼓浪屿开辟公共租界这事基本上已经被巴詹声运作成功,剩下的只是走程序了。
四、清政府一厢情愿给自己找台阶
走程序简单,难的是文件草拟与定稿。
在鼓浪屿开辟公共租界这件事情上,清政府和各国领事同样在文件条款上有分歧,个中比较复杂与晦涩,咱就挑重点的说。
一是关于“兼护厦门”这件事,清政府的中文版本是明明白白写着的,但各国的英文版本直接留白。
人家巴詹声说“兼护厦门”只是口惠,清政府竟然要让它实至,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二是关于名称,清政府用的是“公共地界”,各国的英文版本直接用“租界”。
“公共地界”和“租界”差很多吗?按清政府的理解,差很多。如果是“公共地界”,清政府可以过问鼓浪屿的行政事务;如果是“租界”,清政府就没有这个权限。
结果呢?
在各国的英文版本中,“兼护厦门”该留白还留白,该“租界”还是“租界”,你清政府就是一怂国,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
总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啊,要不多没面子,对吧?于是清政府外务部在给皇上的奏折中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大意如下:
厦门是我们自己的,让别国来保护,这不是失去主权了吗?所以,把“兼护厦门”这条删了吧(你看,连留白都不用,直接删),免得被他国笑话。
至于叫“公共地界”还是“租界”,“地界”与“租界”也就一字之差,除此之外双方文本内容并无多大差异。我方文本保留“地界”,对方版本就不必计较了,太咬文嚼字,反失我泱泱大国风范。
总之,皇上,您就准了吧。
说的很有道理啊。呵,弱国无外交,只好自己编词自己爽。
年11月21日,《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正式生效。鼓浪屿从此成了实质上的公共租界。
参考资料:
《鼓浪屿文史资料》
《公共租界鼓浪屿与近代厦门的发展》
《厦门的租界》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