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发展 >> 正文 >> 正文

鼓浪屿古路头曾是连接外界的起点如今仅剩三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2/8/30

厦门史海钩沉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日前,市政协举行十三届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和顾问聘任仪式,聘任首批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和顾问共38人。

这批研究员,涵盖老中青三代,主要由本地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担任,是厦门文史工作的人才库、智囊团。

为了更好抢救发掘散逸于民间的珍贵史料,将优秀的厦门历史文化有序传承,今起,文化周刊将推出“厦门史海钩沉”专栏,邀请擅长各自研究领域的一些特约文史研究员,与读者分享鲜为人知的本土文史故事。

如今仅剩的三丘田古路头。

●讲述者:林聪明,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台海网5月24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研究历史就是从历史观照现实,虽然过程很辛苦,可一旦做了,就要认真、负责,要尊重历史,让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更接近历史的事实。”对鼓浪屿历史文化的研究,林聪明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直到年退休后,才真正有时间沉下心去做更深层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鼓浪屿的古路头就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并已发表了研究成果。

林聪明是鼓浪屿人。早年他的家在三丘田路头旁边,从祖辈开始已在这座小岛生活了四代。他的父亲是船工,林聪明也曾帮助父亲摇着小舢板渡送往来乘客,所以,他对海与码头有种特别的感情。他说,青少年时代,鼓浪屿的不少古路头还在,现在已经基本消失,只剩下三丘田路头。他时常会去看看这个仅存的古路头,它一直延伸至海中,半隐半露的花岗岩条石“仰卧”海水中,任由海浪冲刷。

“‘路头’是厦门人对码头的闽南话叫法,也指花岗岩条石建成的码头。”林聪明说,在厦门岛和鼓浪屿海滨堤岸尚未建成之前,海岸顺着山势往海中“走”,用花岗岩条石建造的古路头从岸边搭建到潮水的最低点,适应不同潮位舢板船停靠的需要。虽然绝大多数的古路头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曾是鼓浪屿连接厦门本岛以及外部世界的起点,也是五口通商时期海上运输的支点,“路头”的历史记忆不应随着时间而消逝。

年古码头有14个

电船码头曾经“失踪”后再现

轮渡钢琴码头、三丘田旅游码头、内厝澳码头是现在人员进出鼓浪屿的主要码头,黄家渡是主要货运码头。但将时间拨回到多年前,那时候的鼓浪屿除了花岗岩建造的路头,还有一些用木头建造的简易码头。海上运输船只主要是舢板,年有多只舢板船,龙头路头向鼓浪屿工部局领牌交税的舢板船就有只。

在林聪明家,他向记者展示了几张地图,其中一张19世纪末的鼓浪屿地图,从鹿耳礁至燕尾山一带海滨标示了11个路头的图标:新路头、西仔路头、义和码头、龙头路头、和记路头(2个)、三丘田路头、美国领事馆路头、河仔下路头、海关总巡路头、医院路头。

“从年厦门市工务局测绘的地图上看,鼓浪屿岛上的古路头与19世纪末的有一些变化。”林聪明说,参照历史照片,义和码头改为永明吕宋雪文码头,增加了东方冰水厂路头和中谦路头,和记路头则变成3个,消失了美国领事馆路头、医院路头。在燕尾山和兆和山海滨增加了淘化大同公司码头和兆和罐头食品公司码头。古码头达到14个,加上电船码头和黄家渡码头,一共16个各类码头,这是鼓浪屿历史上码头发展的黄金时期。

林聪明特地提到了电船码头,“从历史照片判断,该码头建于20世纪初期,位于轮渡码头的北面,那时候,岛上有不少外国人居住,不少洋行、公司和私人的汽船都停靠在这个码头。从20世纪初期的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个码头建造的材料是木头,20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里,却不见这个码头的踪影,直到20世纪30年代,电船码头再次出现,却已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找出“失踪”的原因,林聪明特地去查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发现在年9月,厦门曾遭遇过一场特大台风,从历史照片可以看出破坏性极大,木料建造的电船码头可能是在台风中被摧毁。

见证鼓浪屿海岸线变迁

观照时代更迭中的人类活动

在研究鼓浪屿古路头的过程中,林聪明还从古地图和历史照片中有了新的发现——这些古路头与鼓浪屿朝向厦门岛的海岸线变迁有着紧密关系。

林聪明说,原来由于有一个个海湾,岸线是弯弯曲曲的。年,鼓浪屿黄家渡和福州路一带曾进行大规模填海造地,从东方冰水厂路头附近到和记崎的海湾被填掉了,形成黄家渡和福州路一带的平地,并建造了黄家渡码头。厦鼓轮渡是年10月开始筹建的,年7月开始试通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路头和西仔路头之间的海湾填海造地,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河仔下海湾、三丘田海湾、和记海湾也都陆续填海造地,从鼓浪屿轮渡到燕尾山形成了一条比较平直的岸线,成为鼓浪屿环岛路的部分路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