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一个美国人,爱上中国一座城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4/29

新华社厦门9月11日电(记者付敏陈旺刘娟)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乎每天都喝乌龙茶,厦门大学62岁的美国籍MBA教授潘维廉说,自己是“外国脸,中国心”。

潘维廉已经在厦门生活了30年。他见证了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变迁。

厦门位于中国东部福建省闽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作为台资、港资以及外资投资的重镇,厦门的发展充满活力。

潘维廉和中国的缘分,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作为美国空军的一员,他在台湾工作。他当时就很好奇,“海峡对岸的厦门,住着怎样一群人?”

回美国后,潘维廉对中国念念不忘,他也找到了携手一生的“知音”:一位在台湾出生长大的美国人。“我和太太第一天认识就聊中国大陆。中国算是我们的‘红娘’。”他说。

潘维廉工作之余在办公室玩木偶。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年,潘维廉管理学博士一毕业,就做出改变一生的决定:卖掉经营多时的金融公司,和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厦门。当时,厦门大学允许外国人拖家带口学习中文,还给他们提供宿舍。

从洛杉矶长途飞到香港,潘维廉全家又通宵坐船,花了18个小时沿着海岸线北上来到厦门。

刚开始,这里的生活和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有时会突然停电好几天,有时又会停水。当时整个厦门只有3路公交线路,公交车是木地板的,汽车尾气会钻到车厢里来。“人上车的时候是白的,下车的时候是黑的”。潘维廉说。

生活在厦门对潘维廉并不容易,但他坚信,这个国家日新月异,未来会越来越好。

年,潘维廉成为福建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很多人问他,那么多中国人想出国,你为什么要永久居留证?他则告诉他们:未来的机遇在中国。

一年以后,潘维廉买了一辆15座丰田面包车。年,他用3个月时间,绕着中国开了多公里。

从戈壁到西藏,潘维廉看到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变化。即便是在中国偏远、贫困的宁夏、甘肃等地,都有新的道路、医院在陆续建成。

“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潘维廉说,“中国建设了世界上高标准的基础设施,这可以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

潘维廉在办公室展示他写的书籍《魅力厦门》。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年,厦门参加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国际花园城市评比。潘维廉花了8个月时间准备演讲。

作为厦门代表团参评的主陈述人,潘维廉说厦门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因为它很好地诠释了城市发展与绿色环保的平衡。

在教学之余,潘维廉还制作英文网页,写了10多本介绍厦门、福建的书籍。

有一次,潘维廉走进书店,看到有中国年轻人正在查阅字典,翻看他写的书。

“中国的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城市,他们希望看看外国人如何看自己的城市。”潘维廉说。受此启发,他开始出版中英文双语版本的书籍,其中《魅力鼓浪屿》就是开山之作。

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小岛,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厦门举行。潘维廉对此表示自豪。他认为,中国的这些巨变始自年实行的改革开放。中国之前从世界各国学习了很多,但如今,中国的很多发展成就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借鉴,高铁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坐高铁,是跟老婆和孩子从厦门到福州,它那么快,那么平稳,我们根本不觉得是在旅途中。中国是世界上高速公路和铁路系统最好的国家之一,令人赞叹。”潘维廉说,自己现在也开始用支付宝了,非常方便。

每次听到有人说“厦门是潘维廉的第二故乡”,他总会立即纠正:厦门就是我的第一故乡。“在美国,我住得最久的城市是加州,才7年。在厦门,我住了30年。”

对于未来的计划,潘维廉笑着说,“我将一直留在中国。”

“中国如此迷人,”潘维廉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接下来的40年会怎样,完全无法想象。我要留在中国,成为它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