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图片 >> 正文 >> 正文

如何守护文化遗产根与魂法院人甩出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3/9

古韵悠悠,新风袅袅。

从黛瓦相连的福州古厝,到往来和合的海上丝路;从巧夺天工的廊桥古寨,到中西合璧的侨居骑楼;从青绿诗画的武夷山水,到赤红碧波的泰宁丹霞……福建,拥有独特丰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优势,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文明。

近年来,福建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福州古厝〉序》和关于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守护文化遗产“根”与“魂”,为加快推进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贡献司法智慧。

精准发力,百年古厝蝶变重生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这里现存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建筑,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从三坊七巷走出的中国近现代名人无数,让人感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福州古厝与遗产保护巡回法庭”干警在巡回办案点办理案件

年11月,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设立全国首个“福州古厝与遗产保护巡回法庭”,巡回办案点就设在三坊七巷以及上下杭的永德会馆。随后,不到一年时间里,台江法院又在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新增了1个办案点,形成古厝纠纷化解“半小时工作圈”。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永德会馆,原为永春、德化两县在榕商帮集资所建,历史悠久,中西融合,极具保护价值。

上下杭内,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永德会馆

然而,20多年前的永德会馆还“藏在深闺里”。会馆的承租人某修建公司将原址转租给一家工艺厂,现场堆放大量机器设备、生产资料,甚至违规居住20多名工人。由于管理不善,永德会馆年久失修,二楼破损严重。

“如果不及时地收回政府部门进行修缮,这座见证历史的古厝可能就垮掉了。”永德会馆的未来牵动了不少人的心。

前些年,台江法院依申请对拒不清退出永德会馆的这家工艺厂进行强制腾空,永德会馆现场交还给某修建公司。“该案件的圆满执行,不仅有利于永德会馆后续的修缮、保护工作,更是为推进上下杭的整体保护改造奠定了好基础。”福州古厝集团副总经理林礼训说。

“福州古厝与遗产保护巡回法庭”干警前往一处古宅实地查勘

历经3年的保护与修缮,面貌一新的永德会馆重回大众视野。这是福建法院坚决扛起守护文化自然遗产、传承历史文脉责任的生动注脚。

没有历史的城市,就像是一座没有灵魂的荒城。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如何切实解决各类历史、文化遗存保护难题积案?福建法院在探索在实践,一年一个脚印,汇渠流而成江海。

早在年11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便出台关于加强文化与自然遗产司法保护的十项措施。年,“司法保护全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传承”被确定为全省法院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年,全省设立2个遗产保护巡回法庭、9个专门合议庭,在世界遗产地、文化街区、古村落设立个司法服务点。

“打造更专业的审判组织、形成更严密的保护体系、构建更完备的体制机制、完善更多元的共治格局。”福建司法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工作,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行。

守正创新,打造遗产司法保护新亮点

蜿蜒的山路上,汽车左弯右拐。冷不丁,迎面随时可能“钻”出一辆急行下山的车辆。四、五十公里的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这样的行程,对于永泰县人民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副庭长苏燕伟而言,每周一次。年,永泰法院在白云乡竹头寨设立“古庄寨保护法官工作室”。“巡寨”,便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

09:17

永泰法院微电影《守护庄寨》

苏燕伟告诉记者,永泰古村落历史悠久,保护较为完好的古村寨就有座。年,“永泰庄寨建筑群”成功跻身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呼唤着司法保护工作有更大的力度与作为。”

年7月,在一次例行“巡寨”中,苏燕伟发现当地居民就古厝修复中前埕是继续沿用水泥浇注还是选用木作材料产生分歧。

见大家争执不下,苏燕伟就该专业技术问题请教巡回法庭特聘的文物保护专家。有了专业人士出具的意见,庄寨居民很快形成共识。

法官到古厝修复现场查看

古厝修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钱从哪里来?永泰法院牵头推动县政府给古厝上保险,扩大抢救、修复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县财政拨付资金为18座省保以上庄寨投保财产综合险,保额达.7万元。

不仅仅是永泰,围绕加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福建法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

为提升“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品质和形象,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推动鼓浪屿人民法庭“向前半步走”,建立与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联动九项措施,协助政府完成重点历史风貌建筑综合整治;同时设立“鼓浪屿公民司法体验基地”,倡导民众共同呵护鼓浪屿这颗“女王皇冠上的宝石”;

宁德法院联合闽浙七县建立廊桥文化遗产协同发展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这种古老而独特的廊桥样式,被誉为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年,宁德市有11座廊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宁德市两级法院坚持全域保护理念,联合闽浙七县建立廊桥文化遗产协同发展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助力廊桥“非遗”建筑技艺和文化的传承;

三明市两级法院在被考古界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万寿岩遗址设立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协助景区开展调解工作,打击妨害文物管理犯罪行为,切实服务万寿岩遗址研究保护利用工作。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福建法院加强古厝、廊桥等文化与自然遗产司法保护”工作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以法之名,让关爱文化遗产成为行动自觉

“一园容四国,文化鉴东亚”。走进泉州东亚之窗文创园,穿过一条长径,一座红色小楼屹立眼前。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法院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便坐落于此。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建筑众多,文化遗产丰富,各种产权争议时有衍生。

为更有效地集中审判资源,年4月,在福建高院和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鲤城法院成立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集中受理全市海丝史迹、文物资源相关的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郭昕婕,鲤城法院海丝法庭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海丝法庭构建涉文化遗产、文物资源案件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在立案中只要涉及这类案件,都会设置“海丝”标记,确保精准识别、落实精准保护。

“文化遗产、文物资源凝结着泉州人的爱国情怀和浓烈乡愁。涉及这类纠纷,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化解。”

中山路是泉州市最具历史韵味与现代生命力的一条古街,也是闽南侨乡建筑较为集中的区域。泉州爱国华侨陈光纯故居,就坐落在中山中路号,它是泉州市保留下来的最老的、具有古典西洋式建筑风貌的侨居之一,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

但它,也面临着年久失修,几乎荒废的局面。

为让古建筑焕发新生,年,泉州古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城公司)作为陈光纯故居修缮开发方,与中山中路-4号陈光纯故居的全部产权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15年。但-4号陈光纯故居产权人众多,修缮的顺利动工,受到产权人之间析产问题的阻碍。

郭昕婕组织双方开展调解

陈某华与陈某红姐妹二人是陈光纯后代,共有中山中路-4号房屋中的两个房。年10月,古城公司与与陈某红签订《租赁协议书》。但陈某华以姐妹之间析产问题未解决为由,始终不同意将房屋出租给古城公司。

古城公司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准备如期对房屋进行修缮。在修缮期间,古城公司未经两人同意,将房屋内的物品搬走,并将中山中路-4号院子西南角作为厨房的房屋拆除。陈某华由此与古城公司发生矛盾,并搬入中山中路-4号内居住,迫使古城公司停止修缮工作。基层社区及调解员多次介入均未能调解成功。

年7月,陈某华向鲤城法院起诉陈某红、古城公司,请求确认古城公司与陈某红签订的《租赁协议书》无效,并将案涉房屋恢复原状。

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受理了这起案件。郭昕婕多次走访现场,了解到陈某华、陈某红姐妹从小在案涉房屋长大,感情深厚。修缮故居不仅能让古建筑焕发新生,也意味着对华侨爱国精神的尊重和传承。

原住户搬迁完成,泉州爱国华侨陈光纯故居正等待下一步修缮

以此为切入点,郭昕婕组织双方开展多次调解。最终,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古城公司同意将其拆除的中山中路-4号房屋恢复原状,陈某华同意将其与陈某红共有的中山中路-4号房屋的所有部分出租给古城公司。

“法院的及时调解让项目顺利进行有了可能,解决了项目动工难题。预计今年年底项目能够修缮完毕,届时将作为文创休闲空间对外开放。”泉州古城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崔晓琦说。

司法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不仅在于定分止争,更在于弘扬法治。年6月,全国首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在鲤城法院揭牌。展馆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系统展示我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司法保护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展望。

“我们的展馆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通过向社会传播普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知识,让关爱守护文化遗产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动。”鲤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清坝说道。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巩固民族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福建法院将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生态、求实、协调、共享的司法理念,以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压紧压实责任,全力守护自然珍宝,擦亮文化瑰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