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仁禧,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图片(除署名外)、人物生平资料均由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提供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年8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六天内接连痛失两位大师。
8月1日,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因病逝世。就在大师离去的哀伤还未消散之际,8月6日,又一科学巨星悄然陨落……
8月6日15时15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卓仁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8月12日上午,武汉市武昌殡仪馆天元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卓仁禧先生的遗体静卧于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于胸前。花圈和挽联布满了大厅四周,鲜花围绕的正面墙中央悬挂着卓仁禧院士的照片,两侧是“化学泰斗深仁厚泽功高业伟卓越大家福禧永佑风范长存”的挽联。
8月12日,湖北武汉,卓仁禧院士遗体告别仪式。
作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卓仁禧把毕生奉献给了我国的科研和教育事业,为我国化学学科特别是高分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怀揣科学强国之梦,毕生服务国家所需,实事求是、矢志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身上共有的品质。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院士墙。年年底,时年94岁的查全性院士和88岁的卓仁禧院士才办理了离退休手续。澎湃新闻记者邓雅菲图
卓家家风
卓仁禧,年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
他出身于鼓浪屿的生意世家,祖父卓长福创立了“同英布店”,并在其父亲卓全成的手里发展壮大,业务遍布福建、广东等地区,积累了一大笔财富。
许多人对鼓浪屿的这个家族怀有敬意,不只是因为其家世显赫、曾经家财万贯,而是因其家风俭朴,人才辈出,不少人成就卓越。
解放后,卓仁禧的父亲卓全成除了留一幢楼给家人住外,将其余所有的家产都捐给了国家。
卓全成的十一个孩子中,卓仁禧排行第八。
年,十三岁的卓仁禧(后排左三)在福建鼓浪屿和家人合影。
卓仁禧在年接受《炎黄纵横》采访时回忆,他们家大小十一个孩子,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近二十岁,父母把每个人都调教得知礼好学。
财富对于卓家的孩子来说,似乎只意味着有受教育的保证,而跟奢侈享受无关。“爸爸经常跟我们说,你们每个人必须靠自己,读书,去找事做。你们考上大学,学费我负担,其他的你们就别想了!”卓仁禧回忆当年父亲卓全成的话。
也许正是卓全成这种看起来绝决的态度,才使卓家11个子女人人发奋读书,个个自求上进。
“母亲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这可能跟我母亲是中国最早的幼稚园——怀德幼稚园的老师有关,我们家就像学校,吃饭要摇铃,只要听到铃声,我们就各自从自己的房间出来吃饭。”卓仁禧在年对媒体回忆。
据《炎黄纵横》和《楚天都市报》此前报道,得益于良好的家教,卓仁禧的兄弟姐妹个个事业有成。大哥卓仁松是菲律宾大学农学硕士,回国后任福建农业大学教授,二哥卓仁声是著名的建筑力学专家。他的大姐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二姐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三姐五姐毕业于中山大学,四姐毕业于暨南大学。他的妹妹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大弟毕业于山东医学院,最小的弟弟高中毕业直接进了工厂,后来自己创办实业。
兄弟姐妹中,卓仁禧的科学成就是最高的。
从鼓浪屿英华中学毕业之后,卓仁禧于年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大学教书,从助教做起,一边从事教学活动,一边不断从事研究。年至年他到南开大学进修,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年任武汉大学化学系讲师,年晋升为副教授,年晋升为教授。
从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到彩色录像磁带黏合剂和助剂,再到合成多种基因治疗化学载体……卓仁禧毕生从事有机硅化学和生物医学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不少关乎国防及民生的难题。
据《武汉大学报》介绍,年,部队有关部门找到武汉大学,提出光学玻璃防雾剂的研究课题。卓仁禧分析认为,光学玻璃出现雾点影响透明度是玻璃被腐蚀的现象,如果在玻璃表面覆盖一层很薄且透明的疏水分子膜,可能会达到防雾的效果。他创造性研制的有机硅光学玻璃防雾剂,用作多种光学器件保护涂层,有力提升了我国有关军事装备的性能。
年,他不辱使命,短时间研制出了用于毛泽东同志水晶棺的防雾剂。
他还成功解决了当时电视屏幕的“闪”点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用于电视广播的录像磁带,偶尔会使屏幕上出现像流星一样的“闪”点,计算机用磁带也发生漏码问题。年,武汉一家磁带工厂找到了卓仁禧。分析了工厂的生产环节和原材料后,他和同事将原材料二元共聚物进一步部分水解,变成略带亲水性的三元共聚物,并加入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助剂,增强了无机磁粉和三元共聚物黏结。
就这样,“闪”点奇迹般地从电视屏幕上消失了。彩色录像磁带黏合剂和助剂的合作研制成果获得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洞见深远
科研就是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
卓仁禧院士早期进行有机硅化学研究,取得卓越成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卓仁禧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研究上。
年至年,卓仁禧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从那时他开始系统地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涉及药物及基因传递载体,生物活性高分子,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
年至年,卓仁禧于耶鲁大学访学。
卓仁禧从美国进修回国后,结合国内外高分子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国家需求,以远见卓识和高昂热忱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创了生物材料研究方向。
年,卓仁禧带领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被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年又被教育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基地,建立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先正,是现任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也是卓仁禧的学生之一。
“那个时候卓老师从耶鲁大学回国,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情况后,想在国内开展生物医用材料这个新的研究方向。但是,很多人不认可这个方向,认为药物研究可以治病救人,研究生物医用材料能用来干什么呢?”张先正告诉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