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图片 >> 正文 >> 正文

她接生袁隆平,钟南山叫她姑婆,终身未嫁却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4/29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她为我国妇产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连钟南山院士都要尊称其一声“姑婆”;

她就是“万婴之母”,林巧稚。

用一生践行医者仁心

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父亲曾留学新加坡,教女儿英文和先进思想。

考入协和

年,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预科。最后一场是英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林巧稚忙放下试卷,上前急救,结果最有把握的英语没有考完。原以为落榜,一个月后她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原来,监考老师写了一份报告,称她处理问题沉着,表现出优秀的品行。

年,立志做医生的林巧稚,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当时聘书上写着,聘任期间不得结婚。林巧稚一生未婚,后来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

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的汗珠。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林巧稚已成为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而她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出国深造

年,林巧稚前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年,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读研。

年,林巧稚被美国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医院妇产科主任。

悬壶济世

年,医院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不得不中断医学科学研究。此后,她开办私人诊所,在简陋的环境里,和一个又一个病人的脓、血、便、肿瘤抗争,更满心欢喜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年,林巧稚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主任。同年,医院恢复,医院邀她重返协和。她再三考虑,辞任北大医学院职务,将诊所结业,返回协和,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文革”中,林巧稚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清洗便盆、倒痰盂……“文革”结束时,林巧稚已近80岁。

一份珍藏75年的病历

时间回到年,有位73岁的老太太医院妇科主任王世军医师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让王医师过目。

看到病历的落款,王医师震惊了:这不是我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书写的病历吗!这份病历写于年,当时医院坐诊。

根据基本病情介绍,医院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到了林巧稚大夫这里,被确诊为卵巢囊肿,并做了手术。

病历共有5页,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两相对照,一丝不苟。且不论是中文部分还是英文部分,书写都端正工整,一目了然。

整份病历看下来,简明扼要,句句都是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下图是病历中的“患者知情同意书”。上面写着:“因有应刀割医治之症,本医院施行手术,倘有意外生命危险以致死亡等情发生,届时与贵院并施手术医士无干,所具是实。”

“从这份‘知情同意书’的措辞来看,患者相当信任医生。”寥寥几句之间,医患关系和谐友好的气息,扑面而来。

曾为袁隆平接生

时间再回到90多年前的一天,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的医院产房里,一位名叫华静的年轻妈妈生下了一名男婴。华静和丈夫袁兴烈很开心,商量着给孩子起名字。在名字没有想好之前,就在出生登记材料上写下了“袁小孩”三个字。

这位叫“袁小孩”的男婴后来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叫“袁隆平”!

出生证明是打印的,右页中间是“袁小孩”出生时留下的脚印,上面还有那位为袁小孩接生的妇产科大夫的英文签名:QiaozhiLin,——林巧稚。

为“袁小孩”接生的那年,她还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大姑娘,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医院妇产科大夫,成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不过那时还难以预料,她将成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并将在未来岁月里开创很多个第一。

她看病,不看人

年,当开国大典的请柬出现在林巧稚的办公桌上,她说:“我是个医生,请我去做什么呢!”10月1日下午三点,轰隆隆的礼炮声传到了离天安门不远的医院,林巧稚在她的妇产科里忙碌着。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下午,诊室来了两位穿着普通的中年妇人。林巧稚仔细地为她做了检查。送走了病人,有人问林巧稚:“您知道找您看病的是谁吗?”林巧稚不在意地摇摇头。等她看了病历上的名字——邓颖超,周恩来总理的夫人。

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回忆林巧稚时写下:“林巧稚看病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终身未嫁,却是“万婴之母”

林巧稚终生未婚,孑然一身,不停忙碌。医院和病房就是她的家,她的办公室就在产房对面,产妇的一声不寻常呻吟,她便会敏感地听出来。外出开会回来,她首先去看的是病人。

她说,作为一个医生,既然病人把生命交给了你,你就要尽心尽力,负责到底。

林巧稚(前右)在检查初生婴儿的健康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和安排过的事情,东西也会忘记放在哪里了,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

年近八旬的林巧稚,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最后终于病倒了。在轮椅上、病床上,她开始写作《妇科肿瘤》。4年的时间她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这是她一生为我国妇婴健康付出的最后努力。

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她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年,林巧稚在医院逝世。按照遗嘱,她平生积蓄的3万余元,全部捐献给首都幼儿园、托儿所;医院做医学研究;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年,厦门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纪念馆。“毓”意为培养、养育,这是对她一生接生了千万婴儿、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医学人才的纪念。邓颖超在这里亲手植下了两株南洋杉,以象征林巧稚高洁的品格——静穆地伫立,守望一片医学的净土。

重温林巧稚的话

“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

虽然她自己从未有过孩子,但亲手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每一个林巧稚亲手接生的孩子,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LinQiaozhi’sBaby”(林巧稚的孩子)。

“关爱,是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林巧稚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后来说了原因,不能让她们去抓冰凉的铁床栏,那样将来会留下病根的。

“我们必须回归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医院因日军占领停办期间,林巧稚在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为了减轻病人负担,她主动降低挂号费、对贫穷患者医疗费减免。悬壶济世对于她来说,是用诚挚的信念、精纯的技艺,和患者共渡苦难,以获得内心安宁。

“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都要移到她的床头柜上。这是妇产科和她保持联系的“热线”。无论哪位医生值夜班,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随时可以打通这部电话。电话里能解决的问题,就电话里解决。遇到电话说不清楚的,医院。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

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

年的今天,林巧稚去世。致敬,缅怀!

编   辑丨李思睿校   对丨李之媛校   审丨贾文程值班编委丨张宇点亮“在看”,致敬林巧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