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图片 >> 正文 >> 正文

你真的了解厦大建南大礼堂还有弥留之际将别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4/27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工程”和“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年,厦门大学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报考厦大的学子,勿忘校主爱婿李光前功劳,还有一个捐赠鼓浪屿别墅的林文庆校长。

“建南大礼堂”的不寻常来历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走进被国内外公认为“最美大学之一”厦门大学,首先印入眼帘的一组琼楼玉宇般建筑,就是建南楼群,这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由李光前先生捐建的。

“金砖国家厦门会晤”发行的那一枚纪念邮票,作为厦门城市风貌地标性建筑的首选,赫然在目、首当其冲的,就是建南大礼堂。

厦大校园里,排资论辈,建南大礼堂的资格,远没有建校初期的“群贤楼”来得有历史;论高度与规模,建南大礼堂也没有“嘉庚楼群”来得顶天立地,“建南大礼堂”居然抢在了厦大一百年校庆之前,率先登上了“国家名片”,背后有啥来历?

建南大礼堂建成于年,由陈嘉庚督造,由他的女婿李光前捐资的。

这座仅仅三层的建筑,安排在厦门海边的一个高高耸起的坡地上,看上去极为壮观,且中西合璧,富丽堂皇。据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土耳其中东大学孔子学院首任院长郑启五教授介绍,厦大所有的建筑中,让校主陈嘉庚倾注最多心血的当为建南大礼堂。

校主陈嘉庚曾满怀激情地说,他要让所有进出厦门港的轮船首先看到厦大的大礼堂!建礼堂时,最关键的是大跨度的横梁,当时钢材作为军事物资,被美国严密封锁,陈嘉庚不得不从印尼进口最优质的原木替代。据郑启五教授的介绍,当年陈嘉庚为此愁肠百结,这时,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来厦视察,为此特批7条从苏联进口的钢轨。

著名爱国侨领、东南亚橡胶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

李光前与厦门大学的深厚渊缘,源于他与陈嘉庚的特殊关系,投我毛毡,报之雨伞!一个乡村放牛娃出身的李光前,为什么会受陈嘉庚所器重?

-年,李光前受聘于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任橡胶贸易部经理,成了陈嘉庚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更由于李光前的卓越才能和品德,深得陈嘉庚赏识,年,李光前与陈嘉庚大女儿陈爱礼结婚,成了陈嘉庚爱婿。

李光前在谦益公司工作10年后,后自创公司,不过,他仍对陈嘉庚的公司及私人业务,始终如一地进行协助和支持;他一生常以陈嘉庚为榜样,并继承和发扬陈嘉庚热爱祖国、热爱桑梓、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及慈善福利事业的优良传统。

李光前与岳父陈嘉庚,既有知遇之情、翁婿之情,亦有朋友之情,他更是陈嘉庚精神不折不扣的传承者之一。在事业上,他与陈嘉庚默契配合,在精神上,二人是师承关系,李光前能成为继陈嘉庚之后又一位以倾资兴学而彪炳青史的商界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商业史和华侨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

厦大初创之时,李光前曾给予重要的办学经费资助,特别是他帮助陈嘉庚在经济不济的情况下渡过难关,在维持厦大的生存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建国后,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进入扩建、重建时期,光是从年起至年这五年,由女婿李光前捐款、陈嘉庚主持扩建的厦门大学新校舍共计有25幢。

李光前故居

人人都说厦大美,今日勿忘陈嘉庚,更不要忘了李光前的功劳呀!

为什么叫“建南大会堂”?“建”指的是福建,“南”就是李光前祖地南安,如南安楼、南光楼,亦是此意。另外,像厦大的芙蓉楼,取义于李光前家乡梅山的旧称“芙蓉”;而丰庭楼的“丰庭”,则是他李氏宗族的祖居地;国光楼的“国”和“光”,取名于李光前的“光”及其父亲李国专名字中的“国”。而像成义楼、成智楼、成伟楼,则分别是李光前三个儿子,也就是陈嘉庚三个外孙的名字。如厦大的竞丰楼,取名于李光前李氏祖居的竞敏村、丰庭村。

李光前,生于年10月,原名李玉坤,祖籍福建南安梅山竞丰村,今天的梅山镇,旧时称芙蓉乡。幼年的李光前家境贫寒,靠替人放牛来增补家用。早早深知生活之艰难,让李光前磨炼了身处逆境、奋发求生的坚强意志。

19世纪末,在竞丰村石马埔的一座红砖大厝(李光前故居)里,曾住着李氏家族十多口人,他的祖上殷实,但到了李国专(注:李国侯,字国专)这一代,因生意经营不善,家道中落。

年李光前在这里出生时,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10多平米的小屋子。后来,李光前在新加坡当小学教员时,睡在教室,他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怕蚊子咬?他笑道:“我从小是被蚊子养大的。”

年,李光前的生母林和姊病逝;林和姊是他父亲李国专在在厦经商时娶的一位美丽、贤慧的厦门姑娘。后因生意难做,李国专南渡新加坡谋生。年,李光前随父亲来到新加坡,其下南洋经商的传奇一生就此开始。

正是幼年在家乡十年的贫寒日子,养就了他日后身处逆境而奋发求生的意志。在后来的商业生涯里,李光前经历了全球经济大萧条时创业的艰辛,且在事业有成时连遭二次战争的冲击,但所有的困顿和挑战,都没有击垮李光前!

梅山芙蓉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的李光前展柜

李光前曾在新加坡的英印学堂和养正学堂就读,年回国求学于南京暨南学堂、清华学堂和唐山交通(今西南交大)等名校;辛亥革命爆发时,他积极响应,并加入同盟会。年,在国内中断学业的李光前,再次南返新加坡。年,李光前从美国留学回来,进入爱国侨领庄希泉创办的中华国货公司担任英文秘书及涉外联络工作,由此开始经商生涯。

-年,经庄希泉再三劝说,李光前受聘于陈嘉庚的谦益公司。他从公司小职员做起,工作二年任橡胶贸易部经理,成为陈嘉庚最得力的事业助手,当年李光前仅23岁。据陈嘉庚回忆录,~年,李光前所在的谦益公司,每年的盈利皆在八十万至一百万元之间;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由于陈嘉庚在新加坡的企业经营顺利,因此,厦门大学在初创时期经费充裕,才能采取重金礼聘名教授的方略。当时的厦大规定,教授月薪最高可达大洋,讲师大洋,助教大洋,可当时的私立复旦大学校长及专任教授的月薪是多少呢?最高的仅有大洋。这一切,与李光前超凡的经营能力有关。

陈嘉庚“慧眼识快婿”,自己愿意把长女托付给李光前,更因为赏识李光前,不久后,陈嘉庚很快把公司的所有橡胶业务交予李光前管理。年,27岁的李光前与与l7岁的陈嘉庚大女儿陈爱礼结婚,成为陈嘉庚的女婿。

年,在岳父的谦益公司工作了11年的李光前,筹划自我创业。李光前自立门户,创办南益公司之后,仍对陈嘉庚的公司及私人业务,始终如一地进行协助。这一方面是源于他自责于在陈嘉庚公司陷入困境之时离开(实际上李光前是公司旧职员中离职创业最迟的一个);另一方面,在于他对于陈嘉庚这位岳父兼长者的由衷敬重。

芙蓉李氏家训范录

在芙蓉李氏家庙,即今天芙蓉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里,有《芙蓉李氏族谱》,里面收录了李氏家规族训,名为《家范录》,系李汝夏在遵循李氏世代族规的基础上所制订的。《家范录》首撰于明朝嘉靖十一年(年),此后又经历了8次修撰,如今李氏族谱收录的是年修撰后的版本。

李氏家族的良好家风,世代传承不辍;时至近代,芙蓉李氏宗族已涌现出诸如李光前、李成枫、李引桐等一批侨界巨擘,其中,“星马一代完人”李光前,更是用一生践行李氏族训中“务勤崇俭”“恤民为念”“重教兴学”等李氏家风家训的精神要义。

经过不懈奋斗,李光前日后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实业家、银行家,被誉为“橡胶大王”和“黄梨大王”,名列全球十大华人富商之列。但比其富豪身份更令人敬重的,是李光前作为著名慈善家与教育家的身份。李光前是世界性的著名慈善机构“李氏基金会”创立者,在他事业有成时,每年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善款,占其盈利一半以上甚至全部,他先后被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及柔佛州的苏丹封为拿督,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赐封“丹斯里”勋衔。

今天的芙蓉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里,李光前体验区共有3个场景主题,其中有“投我毛毡,报之雨伞”故事,说的是陈嘉庚初识李光前的一段经历,“诚实良行始于年幼”!

描述的这一主题场景有:茫茫大海上,10岁的李光前坐在船上瑟瑟发抖,陈嘉庚看到后,拿着一件毯子过来,并询问李光前,为何不领毯子?李光前说,他不姓陈,不能冒领毯子。原来陈嘉庚当时自费让仓库管理员给乘客发放毯子,管理员误通知为“乘客中凡是姓陈的,都可领毯子”。

李光前的耿直诚实,奠定了他一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也给他未来的岳父陈嘉庚留下最美好的第一印象。

漩涡中的林文庆校长,弥留之际将别墅献给厦大

厦门大学“文庆亭”及林文庆塑像

5年初,厦门大学在校图书馆后池潭边建造了“文庆亭”,并树立林文庆的塑像。“文庆亭”的对联中,有句“十六年耿耿乎礼门义路”,不晓得“礼门义路”这一评价,对已故的林文庆校长来说,是否满意?事实上,他主张的厦门大学办学方向,是“西文与国学并重”。

林文庆塑像基座上,刻有《文庆亭记》中的一段铭文,写到:“一九二一年六月,林文庆博士应校主陈嘉庚先生之请,接长厦门大学,倾其睿智才学,运筹操劳,主理校政十六载。学校事业蒸蒸日上,硕彦咸集,鸿才叠起,声名远播海内外,与公办名校并驾齐驱。”

在厦大校史上,林文庆曾是长期被刻意回避的人物,这段铭文对曾经沧海、屡陷漩涡的林文庆来说,是庆幸的结果,青史总有定评!

林文庆塑像的身后,厦大芙蓉湖平静安谧,一泓碧水。

厦大校园的林文庆塑像

林文庆,字梦琴,年10月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今漳州龙海)。林文庆早年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后又获香港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年至年,林文庆受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之请,担任厦门大学校长,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拟订《厦大校旨》、校歌及有关章程,绘制校徽,设校评议会为最高议事机关。

林文庆强调要“使本校之学生虽足不出国外,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大学颉颃”。他一直致力于学校的行政与学科建设,礼聘知名教授,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学术风气浓郁,办学体制逐步健全,办学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日趋形成,至年6月,厦门大学全校共设5个学院21个学系,奠定了“南方之强”的基础。

有些人或许不知道,年陈嘉庚筹办厦大的初时,原定校长是汪精卫。临开学时,汪精卫电告陈嘉庚,说因决定从事政治,无暇兼顾教育,故辞去校长一职。

后来,厦门筹备委员会临时推荐邓萃英出任校长,当时邓仍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年4月,他到厦门大学的临时校舍上任后,不知何种原因,也辞去校长职务。是舍不得教育部职务,还是当年厦大草创时太过简陋,抑或是不堪建校和办学双重压力,还是另外他因。

林文庆和夫人殷碧霞

应校主之邀,年秋厦大开学之前,林文庆抵达集美,开始了长达16年的校长生涯。

年2月,厦门大学正式迁入五老峰下、毗邻南普陀寺的新校舍,开始厦门岛南部海滨的发展阶段,未料此时,这所新兴大学却迎来一场风波,也令校长林文庆深陷“水深波诡”的漩涡之中。年的第一次风潮,妨碍人们对这位耕耘厦大16年之久的校长有一个正确评价。

厦门社科学者李启宇在《厦门史料考据》一书里,谈及那起“风云突变”说:“也许是凡有人群之处必有派别,也许是厦门这座蕞尔小岛突然崛起一座高等学府触动了特定圈子的某种心理,也许是知识分子的敏感所至,也许是语言、生活习惯的隔阂,也许是出于职务、待遇的过分追求,也许是由于校长的临时更换产生了人事方面的复杂——不管是什么原因,在今天都已经不重要了。”

李启宇分析,事实上厦门大学成立不久,就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有人毫无道理地散布“厦门大学成立不久,陈氏就主张只在厦门和南洋招收‘闽南’学生的消息”;有的无中生有地指责校内的闽南籍教师“奉旨”大唱“三闽南主义”,即厦门大学为闽南人所办、为闽南人所有、只为闽南人所享。另外,有的挑拨离间,说有人大骂非闽南学生尤其是上海来的,都是流氓,是来捣乱厦门大学的。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在上海的报刊上发表文章批评厦门大学的管理,说什么撤换校长等云云。如此种种分裂教职工、分裂学生的言行,已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陈嘉庚(中)与林文庆(右1)

为了不影响学校的稳定,林文庆根据“各方如中途不同意,得于三月前预告之”合同条款,于年5月26日预先通知4位非闽南籍教师:将于8月26日终止与他们的聘任关系。林文庆认为“此次举动,系曾经最详慎考虑然后决定者”。但是,他对当时的宗派活动还是估计不足。

当年5月27日,被辞退的教师没有公开出面说话,倒有一些学生站出来抱不平;28日,他们成立学生团总委员会,要求林文庆公布辞退4位教师的理由,被拒绝后遂通电上海《民国日报》,宣布自5月29日起罢课,还成立了纠察队,阻止其他教师和学生进入教室。于是,几位非闽南籍教师的诉求,先是扩展为非闽南籍学生的诉求,再扩展为“全校学生”的诉求,事件逐步升级。到了6月1日,这一风波愈演愈烈,一时舆论哗然。

旋涡中,林文庆强调,:“我只对陈嘉庚负责,只有陈嘉庚可以质问解除职位的理由。如果我不称职,也只有陈嘉庚可以解除我的职位。”据李启宇《厦门史料考据》,6月8日,“学生团”举行离校宣誓,誓称“厦大罪魁林文庆一日不去,我等绝不再来厦大。”其中的14名骨干,后来到了上海,成立厦门大学“离校学生团总部”,编印《血泪》半周刊,控诉林文庆的“倒行逆施”,发起筹办大夏大学。年秋季,厦大还是正常开学。为了扩大生源,同时证明厦大并不是实行“三闽南主义”的大学,特意在上海各大报刊登招生广告,招收浙江籍学生。

当时在北平的陈独秀,仅凭着报刊上的报道,就将林文庆说成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华侨”,“不但盲目的拥护旧思想,而且在南洋诌媚外人,压制同胞。这种人当校长,不单是厦大学生的不幸,实在是中国教育界的耻辱!””进而号召学生们“奋斗到底”,“扫除林毒”。

由于种种因素,加上“左”的思潮影响,一直以来,在提厦大“南方之强”时,似乎有意无意地“淡忘”了这位校长。

《厦门史料考据》,李启宇著

李启宇在《厦门史料考据》一书中说,“在历史研究中做到‘脚踏实地’,看似容易。实际上却很难。”事实上,我们研究家族企业传承,也应该像启宇先生说的,“不胡说妄语、考得住”,特别是对家族企业历史上一些史料的鉴别、解读等环节,最怕疏忽,要“实在”,唯此,得出的结论才靠得住,不会误导别人。

“闽南在历史上曾长期被视为‘烟瘴之区’,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厦门岛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城市建设仍处于杂、乱、脏的状况,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已经办了几年的厦大除了刚刚建成的几座校舍之外,半是荒山,半是坟场。即便是年被林文庆用高薪请来的鲁迅先生,也诧异为什么要把大学办在这么一座荒岛之上。”

李启宇认为,在林文庆和陈嘉庚看来,因为荒芜,才需要开垦;因为空白,才需要建设。他俩都是闽南人的后裔,都有着在南洋披荆斩棘、从草莽中建造家园的经历,血液中都充满着闽南人爱家乡、敢拼搏的激情。

陈嘉庚曾梦想厦大将来有“生额万众、基金万万”的盛况,林文庆下车伊始就宣称要把厦大办成“生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大学”,两人的共同目标都是让厦大成为教育、学术方面的“南方之强”。

林文庆于年在今鼓浪屿笔山路5号修建的别墅

陈嘉庚,把厦门大学献给了国家,尽管林文庆有一段时间被“遗忘”,但他却没有忘记厦门大学。年1月,也就是林文庆离开厦门大学20年之后,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位于鼓浪屿笔架山的别墅捐赠给他曾为之奋斗16年之久的厦门大学。

林文庆的继弦夫人殷碧霞的老家,在厦门鼓浪屿,林文庆到厦大做校长,当中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林文庆捐赠厦大的别墅,原本是厦门大学初创首任校长林文庆医生的宅邸,当年,这里是许多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年,时年24岁的鼓浪屿女子殷碧霞,嫁予叱咤狮城的医商精英林文庆。第二年,两人在笔架山东南麓选地置业,修建宅邸。顺带一提,林文庆曾是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

5年4月6日,朱崇实校长在“文庆亭”暨林文庆塑像建成仪式上说:林文庆在陈嘉庚先生的领导下,不懈奋斗,无私奉献,初步实现了厦门大学“南方之强”办学目标的功绩。6年底,厦大恢复了林文庆筹建的国学院。记着,厦大国学院是“复办”,而非“新办”!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