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图片 >> 正文 >> 正文

打开大厦之门,潮起鹭江通四海央媒发文点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2/23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10月12日

新华社《瞭望》周刊年第40-41期

以厦门作为封面

刊登了四篇点赞厦门发展的文章

全文如下

1

潮起鹭江通四海

厦门,古称“下门”,别称鹭岛。自明朝始筑,与海相伴相生。

曾经,这里渡台通洋、外贸发达。西方列强的炮舰,带来“五口通商”屈辱历史。

曾经,这里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海峡两岸的炮火,映红了渔岛小城漆黑夜晚。

如今,这里生态宜居、经济发展,横跨五洲的航线,串联起东方特区世界情缘。

从渔岛小城到经济特区,从海防前线到开放前沿——40年发展之路,厦门笃定前行,用一次次精彩嬗变,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决心、成就与经验。

厦门世茂海峡大厦、演武大桥和鼓浪屿(年8月24日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40年前,面对国家未来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改革开放先行者们凭着“不搞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的敏锐判断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壮志豪情先行先试,推动中国踏上开放发展的豪迈征程。而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凭借通达陆海的便利条件和西接大陆、东邻台湾的区位优势,成为特区政策“先行者”之一。

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作为经济特区。年10月15日,厦门岛西北部一个小渔村旁,一声爆破巨响,正式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大幕。

年10月15日,湖里特区第一炮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序幕。

年1月,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签订投资合同,成为在厦门经济特区独资设厂的第一位外商。年,全国第一个以“国际”冠名的民用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写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是年,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平方公里。年,厦门设立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厦门的对外开放之路,每一步都坚定有力、敢为人先。

鹭江潮涌,沧海放歌。40年岁月峥嵘,初心不泯。40年接力付出,不舍昼夜。放眼鹭岛内外,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纷至沓来,通用电气、戴尔等一批世界强企业抢滩登陆,“厦门制造”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座胸怀沧海、向海而兴的国际花园城市,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开放气度,备受世人瞩目青睐。

厦门的国际“朋友圈”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扩大。目前,厦门已陆续与13个外国城市结成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与20个外国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连续六次荣获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与多个海外商协会、社团保持良好互动,同各国驻华使领馆保持频繁往来。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更直接选择在厦门设立总领事馆。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放眼未来,厦门经济特区正迎来开放发展新契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塑造厦门陆海联动立体开放新格局;对标先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厦门与世界经济体系深度融合。

时代选择了厦门,厦门不负于时代。面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新命题,厦门以行动为笔、汗水为墨,在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征程中,奋力书写开放发展新答卷。

2

打开大厦之门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自古即是通商裕国的重要口岸,开放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基因。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厦门“对外开放窗口”形象分外突出。

这里,是两岸融合最前沿,是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诞生地。她的城市“金钥匙”熠熠发光,她的“丝路远航”令人瞩目。“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厦门始终以开放胸襟面向世界,努力当好展示国家形象的橱窗。”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说。

因台而设的特区

“曾经和你肩并着肩/根紧紧相连,手紧紧相牵/共同经历风浪的考验/苦难没有低头/岁月不曾改变我们/如今我们相聚一堂/根依旧相连,心依旧相牵……”

定居厦门的台湾音乐人杨慕坐在钢琴前,弹唱他创作的《第一家园》。这是9月20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开幕式上令人动容的一个瞬间。这一在厦门举办的年度性两岸民间交流活动顺利登场,颇具指标意义,彰显两岸同胞期望加强交流、走亲走近的主流民意,也是厦门作为两岸融合发展最前沿的生动体现。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杨慕的歌声道出了厦台之间的特殊渊源。在我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中,厦门经济特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因台而设”,凭借对台区位优势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

40年来,厦门牢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特殊使命,积极践行“以经促政、以民促官、以通促商、以点促面”要求,全面推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目前,台湾是厦门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六大出口市场,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食品、酒类、图书、大米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是大陆对台最大外贸口岸。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含第三地)个,实际使用台资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1/3。

同益码头连续11年成为大陆台湾水果进口量第一的口岸。

“今年两岸局势复杂严峻,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厦门很多台资企业不仅没有降低投资力度,还持续增资扩产。”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台湾联电向厦门联芯公司增资35亿元,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大陆市场。“在厦台企超过家,大家都看好厦门进一步发展。”

厦门已成为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截至今年6月,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累计达万人次,占两岸“小三通”的90%;厦台空中直航出入境旅客累计达万人次,厦台海上客运累计达30万人次。经厦门口岸往返两岸的旅客占两岸直接往来总人数约1/4,居大陆首位。

作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是两岸直接往来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枢纽。回应台湾同胞需求,厦门积极开展厦金通电、通气、通桥相关工作,已建成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厦金海底光缆,编制完成厦金电力联网工程和厦金大桥初步方案。

跨海而来的新党主席吴成典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我是金门人。以前到大陆来,为了容易介绍,我都说我是厦门人!”吴成典盼望因疫情暂停半年多的“小三通”及早恢复,期待即将在大嶝完工的厦门翔安新机场更好带动“金厦生活圈”发展。

厦门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厦门重点打造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图交会等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成效不断提升。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9月在厦门举行

本届海峡论坛首届两岸文创IP设计大赛中,台湾女孩曾于庭带来自己的香薰作品《白鹭羽毛蜡》。吉祥物白鹭鸶的羽毛放入代表蓝色海洋的蜡液中,白蜡经高温后渐渐透明,慢慢浮现底部海峡两岸LOGO。她这样诠释设计寓意:点燃海峡两岸的希望。

曾于庭今年开始在厦门做文创。“我喜欢厦门,这里的美食有家乡味,往返台湾也特别方便。”她告诉记者。

在很多台胞看来,厦门是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到过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台胞陈清隆,年定居厦门。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觉。“人就像南飞的大雁,生命中有一种力量始终在呼唤着我回家。厦门,就是我的家。”他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众多台胞主动当义工、参与社区治理,融入本地生活。

作为台湾第一代民歌运动的发起人和重要参与者,杨慕年来到厦门,并留了下来。在《第一家园》这首歌的后半部分,他写道:“相互凝望,望穿了时间/风雨没有动摇/故土从来都是家园/第一家园,故乡的呼唤/给我力量,让我坚强/给我梦想,给我希望/给我方向,让我飞翔/第一个靠的岸,第一个拥抱/给我温暖,幸福的家园。”

投洽会“金钥匙”

9月8日~11日,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如期举行。投洽会这把“金钥匙”伴随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已成为厦门城市名片。

“投洽会是世界了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历史进程。”作为投洽会发展壮大的参与者、组织者之一,原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琼文如是说。

年9月8日,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地市联合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投洽会由此肇始。年,原国家外经贸部将“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从那时起,投洽会成为全球投资风向标之一。厦门开始走向世界资本大舞台。”王琼文说。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新名字正式诞生。如今,投洽会已成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所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

突出全球投资主题,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适时调整办会主题和内容,这是投洽会从最初的区域性经贸活动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的“密码”,对外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强音。

年第二届投洽会发布了关于中国吸引外资政策的说明;年第五届投洽会突出强化对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年第八届投洽会特别推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展览;年第九届开始,投洽会增设了“国内投资项目对接会”,以进一步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合作交流。年、年投洽会连续两年将“丝路”作为关键词,成为中国双边投资的风向标。

资料图

据统计,投洽会已吸引全球超过个国家和地区逾30万名境外客商参会,超过3万个项目在投洽会上签约,超过亿美元通过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借助投洽会平台“走出去”。

多次参加投洽会的世界贸易组织原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曾赞誉:“投洽会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表达了世界经济合作、和谐发展的愿望,有利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互相开放和发展。”

一个展会一座城。20多年来,投洽会一路开拓、不断成长,为厦门带来了国际视野、全球格局。借助投洽会,厦门的境内外优质客商对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项目洽谈落地成效凸显,会展软硬件环境和城市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25位水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非常时期,投洽会如期举办,以“线下+云上”模式开辟“屏对屏”对接渠道。大会期间,共有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超亿元人民币,在传递中国“投资好声音”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

“投洽会的未来是‘世界投资博览会’,力争成为世界投资的‘4S服务中心’。投洽会的‘国际投资论坛’将被打造成‘世界投资峰会’。”王琼文说,“相信投洽会将继续引领国际投资风向,成为中国投资促进的发声平台,占领中国投资话语权制高点。”

合资银行本土生根

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与鹭江道的交会处,厦门国际银行大厦格外引人注目。与经济特区共同成长,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创造了中外合资银行在本土生根、发展后回归中资控股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特色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境外资本纷至沓来,特别是香港和东南亚华人企业成为在大陆投资经商的主力军,迫切希望有一个能够为其配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之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百业待兴,资金短缺,急需招商引资。年,厦门国际银行应运而生。

年,厦门国际银行参与投资了世界强瑞士ABB集团在厦门成立的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招商引资的一个经典案例。2年,厦门国际银行获准经营国内居民外汇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国内居民外汇业务经营牌照的外资金融机构。年,厦门国际银行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转变为中资城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完成整体改制的外资银行。年,厦门国际银行成功收购了中银香港所持有的香港集友银行控制性股权,补齐了陆港澳三地机构的最后一块拼图,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化战略定位。

年,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落地一笔万元人民币的税务备案信息查验并完成跨境人民币支付。这是全国首单由城市商业银行办理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服务贸易支付便利化场景业务。

作为一家总部在厦门的金融机构,厦门国际银行不仅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拥有便利的服务网络,更在香港和澳门拥有自己的控股子行。截至今年6月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为亿元,净资产亿元,资产规模位列全国城商行十强,稳居全球银行业强之列。

“未来,厦门国际银行将继续保持国际化特色和跨境金融的比较优势,形成‘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以东南亚为延伸’的战略布局,充分借助在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厦门国际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9月2日,参观者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内参观

从这里“丝路远航”

“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飞机降落时这句亲切的广播语,将厦航与“鹭岛”厦门紧紧绾结在一起。

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中国国企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中国民航业的缩影……人们用这些关键词形容厦航。年,厦航以万元家底起步。“成立之初真是‘一穷二白’,没飞机、没机组,连一台飞机发动机也买不下来。”厦航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回忆往事不禁感慨。

成立伊始,厦航开始人员培训、外请代飞航班、租赁航班营运等多方面奋力筹备。年8月,厦航开通厦门—新加坡国际航班,架起厦门沟通世界的桥梁;年,厦航开始招收理工科大学优秀毕业生送到国外培训飞行员,高起点的创新培养模式后来被业界广泛采用;年厦航加入天合联盟,与国际航空市场正式接轨……如今,厦航机队规模超过架、总资产多亿元,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33年保持盈利的航空公司。

立足本土的同时,厦航不断拓展外部市场。今年8月,厦航北方总部正式成立,进一步巩固以福建总部、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轴,通达北美、贯穿欧亚的“一轴两翼”发展战略格局。厦门始发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达21条,形成了一个以厦门为核心,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联通四大洲的航线网络。赵东介绍,未来厦航将持续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入,助力福建打造“海丝”航空枢纽。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的交汇城市,厦门立足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大力建设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远处一艘艘大型货轮往来穿梭,近处大型集装箱船忙碌地装卸货物……在全球航运与贸易市场受疫情较大冲击之际,厦门港东渡港区的海天码头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厦门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符合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出港要求的天然良港。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2万标箱,成为全球第十四大港。

今年以来,上一代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先后十次造访厦门港。7月,世界最大的新一代集装箱船、韩国现代商船旗下的“现代格但斯克”轮停靠在厦门港区。厦门港以“过水门”这一最高礼遇迎接“船王”到来,祝贺韩国现代商船公司正式加入“丝路海运”联盟。

厦门港内,“海丝”货轮扬帆起航;自贸园里,“陆丝”班列川流不息。在厦门港不远处的厦门自贸园区,海沧铁路货场一片繁忙,中欧(厦门)班列的“钢铁巨龙”从这里出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方向前行,半个月后抵达终点——波兰罗兹。

目前,厦门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欧洲波兰波兹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汉堡、俄罗斯莫斯科及中亚地区阿拉木图、塔什干等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厦门海关统计显示,年厦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4%,占同期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5%。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厦门经济特区40年来不断打开视野、开拓眼界、开放发展,一如“丝路远航”驶向远方、飞向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录的历史交汇点上,厦门经济特区将聚焦“高素质标杆、高颜值典范、现代化前沿、国际化枢纽”目标,乘势而上、奋勇前进,探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3

多区协同探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置身于厦门“特区·”湖里创意产业园,随处可见各种老工厂和老式录音机、黑胶唱片等老物件。复古的独特气质,让这里成为游客打卡、剧组取景的网红地标。

这块小小的2.5平方公里土地,正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之地。年10月15日,湖里的一声炮响,宣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拉开帷幕。

特区创立之初,厦门就鼓励国外投资者来特区兴办“三资”企业,在全国率先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发展外资经济和混合型经济。一批外资企业纷纷落地,厦门由此形成了特区创办初期外引内联的良好开局。

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此后,中央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象屿保税区以及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年中央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一系列政策叠加,厦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40年间,厦门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开拓进取的气魄,日益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如今,厦门发挥放大经济特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区协同效应,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9月9日,人们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内休闲

多区叠加聚合赋能

以改革为使命,以开放为动力,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关键节点抢抓机遇谋划战略格局,这是厦门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的发展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丝”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任务书”相继落地福建。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厦门经济特区迎来了新的开放发展良机。

将一个个政策红利转化为生动实践,厦门持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改革新招实招频出。

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办事大厅人来人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商事登记“一照一码”改革、设立国际商事仲裁院……自年挂牌以来,这里累计推出创新举措项,共有30项厦门经验获全国推广。

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厦门营商环境迅速提升。年率先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来,厦门的营商环境从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水平提升至年的第25位,位列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第一梯队。

“厦门自贸片区,就是厦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示范区。”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熊衍良说,厦门自贸片区创新推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厦门开放发展的靓丽名片。

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厦门积极进军一向被国外垄断的航空维修业。目前,已有太古飞机、新科宇航等十多家航空维修企业落户,厦门已占到国内航空维修产业产值的1/4。

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厦门视野愈加广阔。年以来,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合作平台在厦门启动运营。至今,厦门港始发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51条,成立了“丝路海运”联盟,吸纳了全球近家港航、物流、贸易等知名企业成为联盟会员。

跨陆连海,“海丝”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在厦门携手。厦门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支持“丝路海运”班轮与闽台海空航线、中欧(厦门)班列对接,成为全国唯一实现“海丝”和“陆丝”无缝对接的城市。

瞄准高精尖

近日,美亚柏科公司发布年上半年发展“成绩单”。经历了年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美亚柏科逆势增长,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其中新兴业务板块大数据智能化半年业绩增长了40.34%。其自主研发的“取证大师”分析工具获全球30多个国家安全部门使用,得到国内外用户普遍好评。

这家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领军企业所在的厦门火炬高新区,仅占厦门面积的2%,却贡献了全市43%的工业产值。火炬高新区的鲜明特色,折射出厦门在“多区协同”中发挥长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的高质量发展思路。

相比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厦门经济体量偏小,地域空间狭小。“紧盯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走‘小而精’的精细化发展之路,是厦门的不二之选。”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说。

精,是指产业布局的高精尖。改革开放之初,电子、机械、轻工曾是厦门的支柱产业。厦门有取有舍,主动放弃粗放型产业,在转型发展中重塑产业格局。

截至7月,落户厦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家,占福建省40%左右,培育形成平板显示、软件信息、航运物流等8条规模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链。

“以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为特征的‘三高’企业是厦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张志红说,厦门将一方面引进优质增量,一方面做优做强存量,持续培育和发展“三高”企业,双管齐下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起点上新目标

目前,超过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厦门投资创业,外资企业贡献了约70%的工业产值、60%的经济增长和40%的进出口额。站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厦门在思考:如何找准发展新方位、新目标?如何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今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沿海城市外向型经济面临新挑战。尤其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土地资源稀缺、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厦门,如何突破?

“危中寻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说,今年以来,厦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各种因素带来的巨大供需压力,持续打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稳住外贸外资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前7个月,厦门实际使用外资亿元,增幅居全国各城市前列。外贸依存度高达%的厦门,经济运行仍呈现持续回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一定程度依靠政策红利,今天则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开放释放发展活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颖刚说,开放包容是厦门发展的软实力。目前厦门企业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3亿美元。面向未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厦门应更积极发挥作为走出去的门户作用。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这些都为新形势下厦门利用外资、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方向。”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建议,抓住全球疫情防控倒逼之机,持续发挥“多区叠加”政策优势,不断促动“多区协同”效应发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增强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能力,提升厦门核心竞争力。

4

在这里放眼新世界

时代大潮澎湃鹭江两岸。身处新时代中的人们逐浪前行。

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发展沧桑巨变。一批批建设者、一个个平凡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在这里,他们勇敢逐梦;在这里,他们放眼新世界。

潘维廉:我是厦门人

一口流利的中文,每日惯饮乌龙茶,厦门大学64岁的美国籍MBA教授潘维廉说,他是“外国脸、中国心”。在厦门生活了32年的他特别自豪地说:“我系诶蒙郎(闽南话,意为‘我是厦门人’)。”

潘维廉和厦门的缘分,始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美国空军人员,他曾在台湾工作。“我当时就很好奇,海峡对岸的厦门,住着怎样一群人?”

回到美国的潘维廉对中国念念不忘。与他携手一生的太太,是一位在台湾出生长大的美国人。“我和太太第一天认识就聊中国大陆。中国是我们的‘红娘’。”

年,潘维廉管理学博士毕业,他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卖掉经营多时的金融公司,携妻带子来到厦门。

从洛杉矶长途飞到香港,再通宵坐船沿着海岸线北上,潘维廉全家花了18个小时才到达厦门。但这里的生活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有时会停水,有时忽然停电好几天。彼时,整个厦门只有3条公交线路,公交车尾气会顺着木地板的缝隙钻到车厢里。“人上车的时候是白的,下车时是黑的”。

来大陆不满一年,潘维廉得到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外籍工商管理硕士教师的职位。“留下来,因为我爱厦门人。他们开放包容、热情好客。”刚来厦门不久,潘维廉就在中山路丢了包,里面有护照和2个月工资。“当时着急啊!没想到路边的一个裁缝师傅捡到后,把包还给了我。我给他钱表示感谢,可他一分不要。”潘维廉说。

每年除夕,邻居、同事都会请潘维廉一家吃团圆饭。“大家怕我们在异国他乡想家。”潘维廉很感动。每到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他也会邀请同事、学生到自己家吃饭。

年,潘维廉一家于厦港

年,潘维廉成为福建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30多年间,他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快速变化:道路变得宽阔,高楼拔地而起,水电供应改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厦门一步步变成美丽的国际化都市。

教学之余,潘维廉撰写了十几本书籍介绍厦门和福建。2年,厦门参加在德国举办的国际花园城市评比。作为厦门代表团的主陈述人,潘维廉用了8个月时间准备演讲,只为告诉世界“厦门为什么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每当听到有人说“厦门是潘维廉的第二故乡”,他总会立即纠正:“厦门就是我的第一故乡。在美国,我住得最久的城市是加州,才7年。在厦门,我住了32年。”

吴欣鸿:让世界变得更美

8年,一家起步于图片处理软件、只有十几人的创业公司,在厦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诞生了。12年后的年9月,这家公司以约3.59亿元购入美峰创谷2号楼。这栋24层的大楼被命名为“美图大厦”。

“在一个能看海的地方,打造极致产品,服务全球用户。这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伟大的梦想。”如今,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梦想成真。

在吴欣鸿心中,“美”和“创新”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两大基因。受此传承与滋养,美图公司以“变美”为基因,开发了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十余款软硬件产品,海外热度持续飙升,业务范围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0.8亿用户。

海风带来了梦想再次启航的鲜活气息。“原来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优质产品让用户‘简单变美’。年上市后我们做了更多思考,希望通过技术赋能变美产业链,打造‘智慧美业’。现在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产品能力,为国家产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吴欣鸿说。

现在的美图公司聚焦“变美”产业链,依靠12年来积累的行业数据和技术成果,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帮助用户实现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全方位变美。越来越多知名美妆、美发品牌通过美图公司的技术,为客户提供虚拟试妆、虚拟染发等服务。

年起,美图公司连续3年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吴欣鸿也先后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创新推进人才计划。

回望来路,吴欣鸿表示:“我很荣幸参与并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的蓬勃发展。我的个人生活和创业工作,都深深受惠于厦门的开放与包容。未来,美图公司将为厦门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范姜锋:最佳“摆渡人”

“如果有机会对11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我想说——谢谢你,还好你愿意改变。”今年39岁的范姜锋来自台湾桃园。他告诉记者:“来大陆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厦门是我的逐梦之地。”

作为大陆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吸引了诸多台商前来创业。近年来,随着两岸融合发展日益推进,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

9年,范姜锋所在公司派他到大陆任职。独自来到陌生的大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令他热血沸腾。结束任期后,范姜锋毅然辞掉工作,到大陆创业。

起初的创业并不顺利。范姜锋换了许多项目,找过很多同伴,“没失败,但也没成功”。转机出现在年。

这一年,由共青团福建省委主办的第一届“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启动。范姜锋提出“文创经纪人”概念获评委一致认可,他也成为首届福建省台青“创业之星”,不仅获得创业扶持金,也找到了事业发展方向。

为帮助更多台青创业,范姜锋年与大陆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不到三年便成果斐然:协助名台湾青年来闽交流,帮助超过名台青、个项目在闽落地,帮助争取万元台青创业就业补贴。

年,范姜锋成为首批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的台青,并获两岸交流“最佳摆渡人”称号。

近年来,大陆先后推出“31条措施”“26条措施”“66条措施”等惠台政策,范姜锋的事业更加风生水起。公司相继在泉州、漳州开办基地,“求入驻”者络绎不绝。

去年,范姜锋开始涉猎新媒体业务,“希望让更多台湾网友看到真实的大陆。”仅五六个人的团队运营着十几个自媒体账号,不到一年已累积近10万台湾粉丝。

“创业有辛苦、有困惑,但收获更多的是成就与感动。”范姜锋说,“在厦门,我看到了在台湾从来没看过的风景。在大陆,全世界都能看见我们。”

来源:新华社《瞭望》周刊

四展齐放!厦门开启茶禅盛宴,美器好物买买买……

厦门街头一男子突然晕倒,危急时刻,18名医生“从天而降”!网友:太幸运!

谁将C位出道成厦门网红?这些大热门,肯定也是你的爱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