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资源 >> 正文 >> 正文

带友人上鼓浪屿,友谊小船不再翻hell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2/4/26
北京酒渣鼻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几天前接到北京一位搞摄影的朋友电话,说是要来鼓浪屿拍几张老建筑的照片,问我能不能先帮他踩好几个点,届时可直奔主题,省得麻烦。

我很快听出了“省得麻烦”的弦外之音。因为三年前他第一次满怀憧憬扛着长枪短炮来鼓浪屿时,被岛上汹涌的人潮、闹哄哄如菜市场的景区吓到,对着我这个地陪连连摇头:说好的那个文艺鼓浪屿,历史鼓浪屿呢?!

年春节的鼓浪屿是这样的↓↓↓

年5月的鼓浪屿↓↓↓

可是作为一个见证过鼓浪屿原本风情的厦门人也很无奈。三年前的确因为旅游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原来的人文鼓浪屿、优雅鼓浪屿渐行渐远。

没法度……

(摄于年3月)

来到这里的人们不再关心那些百年建筑背后的故事,而是忙着拿盖章本从一家店扫到另一家店。他们也渐渐不再追捧老手工艺人做出的传统风味,而是为了一杯快餐式奶茶去大排长龙。更不用说那淹没在叫卖声和导游高音喇叭里的钢琴声,更是渐渐被人们遗忘……

就这样,被文青们追捧为“小资圣地”的鼓浪屿,在网红之后却导致了商业发展逐渐走向低端化和庸俗化,甚至从“钢琴岛”沦落为“烧烤岛”,历史积淀下来的中西文化和闽南风情也慢慢被蚕食。

(摄于年8月)

(摄于年10月)

于是听到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关于对鼓浪屿“累觉不爱”的抱怨,友谊的小船翻了一艘又一艘……

物极必反,在残酷现实的倒逼下,鼓浪屿走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发展瓶颈,年底官方宣布开始全面整治鼓浪屿。

然而,说心里话,当初并不看好,一个已经伤痕累累的小岛要改头换面谈何容易?!

(摄于年8月)

(摄于年8月)

果不其然,厦鼓航线调整引发了人们对“上岛难”、“客源流失”的问题议论纷纷;历史建筑外观改造也让媒体写出了“小清新变大工地”的负面标题。

景区与社区之间、居民与游客之间、商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各方利益的博弈让人们一时间陷入了质疑的漩涡……

自从三年前那次失败的陪游后,我也一直没再上过鼓浪屿。如今因为工作忙而没有“提前踩点”再次陪这位朋友上岛,心中不免忐忑……

我们从东渡码头摆渡到三丘田码头,可能因为不是高峰期的缘故,一路都很顺畅。登岛后,有点出乎意料,人流量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却没有了原来印象中的“爆棚”和“杂乱”,一切看上去井然有序。

我对朋友说:还记得上次我们在人群中“沦陷”的崩溃吗?拍张照片背景全是人,根本找不到主体。今天看来可以去同样的地方补拍下,应该会好很多。

听罢,朋友灵光一闪,当即决定做一组有趣的对比:左边是他三年前上岛拍的建筑影像,右边是这次他特意又在同样的位置拍下的照片。

“减”掉了累赘的广告招牌、雨棚和空调管线,建筑显露出原本的模样,貌似质感瞬间提升好几个level。

“洗心革面”后,商业街的烟火气似乎也没那么重了,穿梭其间,竟也有了原本放慢脚步、细细体味的心情。

(摄于年4月)

经过原荷兰领事馆,之前看到的是一座危房,如今却已变身为“历史展馆”。

(摄于年4月)

旁边有个导游在介绍说,如今鼓浪屿开始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就连故宫博物院也来筹建“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而且鼓浪屿还将持续举办以音乐文化为代表的节庆活动,重新推广岛上那濒临消失的家庭音乐会……

我对朋友说,看来,你想要的内涵鼓浪屿也有望回来了。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俯瞰效果图)

朋友感慨,这才是鼓浪屿该有的样子嘛,少了人声鼎沸的喧嚣和摩肩接踵的杂乱,回归云淡风轻的“静”与“净”。虽然如今镜头里的这个鼓浪屿还不够完美,但已经离他心中期待的模样越来越近了。

在这里,人们可以恣意徜徉,踩着钢琴声,逛逛博物馆,听听老故事……

看到鼓浪屿的元气和魅力在一点点恢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全面整治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为了“华丽转身”,也许鼓浪屿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申遗,还是整治,相信都是为了鼓浪屿的保护和发展,期待它不仅要有浓墨重彩的历史积淀,还要有小情小调的诗和远方。

离开时朋友站在渡轮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小岛说,下次再见时,它应该又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吧,期待着,那蜕变后的美丽重生……

为回归静与净的鼓浪屿点个ZAN吧!

文:岑一一图:康伦恩、刘默涵,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厦门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