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
原创
-07-10
郭雅君
十点读书
文:郭雅君
策划:十点读书
1
十年前,张春从北京来到厦门。朋友的母亲以她为反面教材,叮嘱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要像阿春一样,在北京混不下就去厦门。”
后知后觉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句伤人的话,反倒乐呵呵地劝朋友,“别想不开,要好好干!”
那时候,厦门曾厝垵还只是个荒凉的小渔村,当地人以打渔和出租房子为生。因为租金低,又在憧憬已久的海边,张春在这里住了下来。
后来,她看中一个店面,反正租金便宜,先占坑再说。想了两个月,决定卖冰淇淋和苦艾酒,取名为“晴天见”。上午休息,雨天休息,任性地过“晴耕雨读”的生活。
再后来,厦门成了热门的旅游城市,曾厝垵“升级”为第二个鼓浪屿,晴天见没为宣传花过一分钱,却拥有上百次的媒体报道,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青。而张春,从当年那个二十多岁赤手空拳的小姑娘,摇身一变为著名冰淇淋师、“犀牛故事”APP主编。工作之余,她看书写字画画招猫逗狗,听来自天南地北的故事,在文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2
张春是个好玩儿的人。
开了家冰淇淋店,每天只卖一种口味的冰淇淋,说是为了解救广大患有选择困难症的消费者。
她总怕给别人添麻烦。采访时,回复晚了,她会认真地道歉:“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却从不怕别人给她添麻烦。她大概是曾厝垵最随和的老板娘,活生生地把一间文艺小店变成驿站。每天都有一批人“厚着脸皮”地来蹭水、蹭烟、蹭wifi、蹭空调、蹭老干妈,频率最高的是蹭厕所。店小,隔音不好,每回有人进厕所,她不得不调大音乐的音量,以掩盖“哗哗”的尴尬。
她在小店里做过不少有趣的事。比如,她的冰淇淋店很受小朋友欢迎,小朋友看她常在店里画画,也嚷嚷着要画。她索性给孩子们发了画具,让他们画完了就放在店里卖,如果卖出去了,他们就可以有免费的冰淇淋吃。
她还在晴天见里举办过照片展及演出。店门口常年放着一些公共椅子,哪怕小店关门时,这些椅子也留着供路人休息。
有一天,店里来了对夫妻,是张春的朋友。他们俩认识的时候都很穷,男生刚刚解散了一个一百多人的游戏公司,女生是自由插画家,收入不稳定。然而,即便已是大龄青年了,他们仍花很长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对方,最后走在一起。
他们和张春商量,说想开发一个慢社交的产品。张春毫不犹豫地跟他们一起玩。这个产品叫“花开”,就是要两个人种一株花,一开始不能聊天,要等到花开了才能聊天,在此之前漫长的交往等于是在培育一颗爱情的种子。
产品算是失败的,一年时间下载量仅有多。张春和团队的小伙伴不得不放弃“花开”,开发新产品“犀牛故事”。
很久以后,工程师准备关掉“花开”的服务器时,却发现这个产品居然还有6个正在登陆的用户。他们仍在浇花、捉虫、晒太阳,等待花开的一刻……
这个故事,被张春记录下来,发布在知乎上,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文章名叫《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03
张春很擅长自我表达,歌唱得好,画画得好,故事写得很好看。尊贵的大阿紫斯基说,她的文字“有神奇的节奏感,别人学不会。”
她也爱写,“写作的过程充满乐趣。就算觉得自己写的是屎的时刻,也有乐趣。”
其实写作的天赋和热情从小学就开始了。
老师规定写字作文,她总能洋洋洒洒地写上好几页。但参加作文比赛时,她从来没能写完。涂涂改改,写了八个开头,到该交卷的时候仍没有想好开头。“现在觉得,当时一定是对写这件事饶有兴趣,才会蠢蠢地一直这样做。”
她从没停止过写作。博客一写就是好多年,日记尽管没有每天都写但还是断断续续地坚持下来。手机的便签里、录音里、随身的本子里、电脑里,都有随手记下的片段和素材。最初这样做的时候其实是无意识的,只是单纯地认为记下来就是一种乐趣。后来发现对写作很有帮助,就更加有意识地这样去做了。
认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后,常聚在一起讨论,互相批评和赞扬,互相鼓励对方写下去。“我感觉这(对训练自己的写作)很有帮助,也是可以被操作的一种方法。”
年,一个供创作者们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犀牛故事”APP上线了。
犀牛故事办公室
起初的定位是小而美,产品名“犀牛”诠释了他们所追求的调性是温暖、珍贵、有力量的。
意料之外的是,“犀牛故事”不似当年的“花开”鲜有人问津。经过两年多的迭代、发展,“犀牛故事”获得了三次AppleStore的首页推荐,2次小米应用商店金米奖,积累了超过万的用户,每天诞生个原创故事,并打通了原创内容的图书出版、影视动漫改编和电影改编的内容产业链。
这个月底,“犀牛故事”将推出3.6版本,新增了“赞赏催更”功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而重大的尝试,发布后部分犀牛作者会通过作品和读者们产生纯洁的金钱关系,享受自己优质创作内容带来的良好收益。”张春说。
04
张春很瘦,个子小小的,内心却仿佛有巨大的能量,坚硬勇敢,不娇气。
和大多数创业者不同,她并不强调创业的压力。“大部分时间我都觉得还好,就觉得创业也是一个工作而已,好好做自然会有结果。”
偶尔有焦虑,是因为不想辜负同事和对“犀牛故事”信任和支持的用户。“我的同事,大部分都是放弃了非常好的待遇甚至股权期权,降薪来犀牛的。招聘来的新同事也都是踏实勤恳有活力,加班做事毫无怨言。大家相处得很好,我们公司流动性非常小。”
“我在宽慰自己的时候就会想,我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人还在就好」。现在犀牛故事这个团队非常棒,大家在一起,一个项目不行再来一个就是了。如果有些人不想再一起做事了,相信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找到很好的工作。这个产品不管有没有达到我们的最终期望,都不会一无所获。用户呢,我觉得大家活在世界上,有着相同气味的人,归根结底还是不会失散的。就算失散了,我们也曾经并肩成长过。至于我自己,总不会活活饿死,没什么好怕的。”
她说自己是“一个因常常生病不得不屡获奇功的人”。
从小体弱多病,大学时生过一场大病,被医生的“骨癌诊断”吓到。整整卧床四个月,才能自己翻身,半年后才能扶着东西站立,孱弱消瘦。年,她被确诊为抑郁症,第一次吃药,一天一夜动弹不得,脑袋像被洗过一样空空如也,没有痛苦,没有快乐,连去死的力气也没有。
如果你看过她那些个性幽默的文字,一定很难想象她的这些经历。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不会强求生命的缘分,不会有太多物欲,她只是专注于当下的这一刻,尽力去做,剩下的交给时间。
现在她的生活很有规律,朝九晚六在公司上班,除了在公司就是在家里,完全两点一线。没工作的时候,她与自己尚未康复的抑郁症相处。
最近她正忙着写新书,主题和抑郁症有关。她把初稿打出来,厚厚一叠,放在写字台上,原本决心每天修改一页,然后发现下班以后,到10点以前,最多改四页。
她和病痛拥抱,不怨老天,不怪命运,反而常把“幸运”挂在嘴边。
“犀牛非常幸运。”
“我觉得自己很像土狗或者驴,蠢蠢的,丑丑的,人生全凭运气。”
可谁都知道,她的幸运是顽强谦和的她自己创造的,也是给这个世界最漂亮的反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