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新蹊径再游鼓浪屿
图文:杜跃鸣
厚德载物
.08.21
去厦门鼓浪屿,本地人走鹭江道轮渡码头、外地人走东渡游客码头似乎已成惯例。万头簇动、人潮蜂拥、到日光岩、到菽庄花园,已成家常便饭。很美的地方却遇到无数的撞脸,喧嚣过后、挤出一身汗臭,方知后悔。
我们都是老鼓浪屿人,许多年前就到厦门岛偏居一偶,偶尔念旧上岛,往往择静而行。今天约三五友人到鼓浪屿,顺便分享线路给外地来客,只希望让大家领略鼓浪屿的静美,不至于转了一大圈鼓浪屿岛、失望而归。
厦门本是个海防前哨城市,即便到现在,虽然到处一片繁荣景象,但当年战争阴影,还是依稀可见。
从第一码头轮渡,本地人可乘船到鼓浪屿内厝沃轮渡码头。一望可见的高楼大厦脚下,海岸旁的碉堡歪歪斜斜地倾躺着。这没有什么稀奇,鼓浪屿岛上这样的碉堡很多,著名的鼓浪石旁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日光岩上,定目一看,也是一座可以鸟瞰鹭江两岸的巨型碉堡。
站在第一码头轮渡码头,回看那个碉堡,后面是鹭江道繁华的城市建筑。
去鼓浪屿内厝沃码头的渡轮每小时一班,从海沧亦有渡轮可以到达。
海上看厦门,沿海线确实漂亮。
转眼功夫,鼓浪屿内厝沃码头就到了。
上岸后先到原福建工艺美术学院校园内转了一圈。校园内这样的雕塑很多,虽然有点荒,调调还可以。
厦门打开窗口,世界在看厦门。
鼓浪屿最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一是海和岩石、二就是榕树。虽然前年莫兰蒂台风刮倒了好几棵老榕树,但巨型榕树还是随处可见。
深入石壁的榕树根,
宛若一幅幅天然浮雕
遒劲有力、写尽沧桑,
生命的绿意盎然浮现。
闽南人深信,榕树是有灵性的。鼓浪屿很多豪宅,附近总有一到数棵榕树。盘根错节的参天榕树,隐含鼓浪屿人的一种扎实坚韧的处世精神。
安献堂建于年,是一栋花岗岩全石构建筑。由美国建筑师设计。立面简洁明快、粗犷美观。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堆砌而成的三层方块大楼。
立秋过了,这里的凤凰花还在无声无息地悄悄开放。
巨大的凤凰树干
稀稀疏疏的凤凰花红
木瓜快熟了
点燃一种记忆并不需要太多东西,可能一种气息就可令你瞬间就回到过去。
下午4点多的内厝沃极奇安静,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仿佛又回到从前。
随处可见“今日有房”的小招牌
幽街
深巷
静得可以听到花开
墙上依稀可见的毛语录,让我想起那个风暴年代。那年我刚小学毕业。
会审公堂旧址
当年很多同学朋友都住这里。
窗口温暖的灯光,是谁曾经的家?
站在会审公堂可看到厦门世茂大厦和鼓浪屿三一堂。
桦树、蕉叶、教堂和铅灰色的天空,宁静而和谐,可惜被世茂双塔那两把刀把画布给划破了。
对繁华的赞叹总是脱口而出、不假思索,但对旧事的追忆则往往深沉如水、难舍难分。
蕉叶,是我朋友刘守信老师画鼓浪屿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树、这天空,还有逝去的多少年华?
黛峰,有点诗意。
三角梅疏影横斜
凤凰树花吐残红
世上本来有的是风景,人多则风景不见。
世上本来到处是风景,活腻则风景消失。
笔山路上静悄悄
亦足山庄门口,拍了些门雕的特写。
抬头看,世界就不一样。
世间很多踮脚启盼的希望,
都赤足站在失望的荒野。
维系信念支柱的脚下,
总有条条小路向远方延伸。
这条斜径下面是母校二中初中部,往上走就是观彩楼、春草堂、笔架山。
观彩楼、
春草堂、
西望是大海
绿荫底下,暮色似乎早到了。
在笔架山观海赏落日
海沧区、海沧大桥和第一码头一带尽收眼底。
暮色中嬉戏的少年男女
时光美好、唯愿尔等珍重。
向晚的榕树愈显苍劲
汇丰公馆,大不列颠虽已强势不再,但落日余晖依然久长。
公馆一侧就是八卦楼
汇丰公馆是一座占地平方米的英式别墅,建于年。别墅选址在笔架山的断崖上修筑。
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的巨石上,俨然可见汇丰公馆的向海窗门。
从岩底向上望去,低平的房屋被巨大的断岩托起,气势非凡。
公馆回廊的柱身以特制弧形红砖砌成,简洁大气。
花瓣状的水泥柱头,弧形红砖柱,石头柱基,栏杆压条下嵌置闽南传统红砖雕件,煞是养眼。
廊外落日余晖中的残榕,独傲苍穹。
莫兰蒂台风把这棵榕树扫秃了
爬满藤蔓的主干反而英气勃发。
榕树与摩崖石刻之间,隐隐可见世茂双塔。
摩崖石刻与八卦楼,仿佛也横贯着一股榕树精神。
摩崖石刻往山下走很快又到了海边。月上梢头,又是傍晚时分。
晚风中喧嚣又起,老旧的萨克呜咽一曲《走过咖啡屋》。
大妈们的尊享时刻到了
说实在,鼓浪屿叫做钢琴之岛稍微有点言过了。但音乐确实是这个魅力小岛的灵魂。
夜色中游客穿梭、饱览美景。
几位广东来的小女孩开心留影。
这位孤独的老人,一动不动、愁对江心。
非常喜欢《鼓浪屿之波》的旋律,但又不太喜欢它的歌词。
就好像我喜欢“钟宅湾“而不喜欢“五缘湾”一样。
花三四个小时,轻松游览半个鼓浪屿,诸位朋友大家觉得值吗?欢迎留言哦。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