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新闻 >> 正文 >> 正文

厦门口述历史丛书第一辑四本出版主编讲述背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3/16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51.html

台海网5月21日讯据海西晨报报道不久前,“厦门口述历史丛书”第一辑四本由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编辑出版。

这四本书分别为《奋马扬蹄———厦门特区建设群英谱(上)》《民国厦门老票据解读》《从鼓浪屿到马尼拉———邵建寅的教育之路》《我的内心从未改变———一个老三届的心灵史》。据悉,该系列丛书由著名诗歌评论家、厦门城市学院教授陈仲义担任主编,总规划共24本、万字,将在6年内出齐六辑。

“厦门口述历史丛书”第一辑四本

日前,陈仲义接受晨报记者专访,讲述了该丛书采编、出版前后的故事。

纵深“体量”

追求最大化的历史感

提及陈仲义,很多喜欢诗歌的人并不陌生。他是当代知名的诗歌研究者,同时也是厦门著名诗人舒婷的丈夫。而从诗歌研究,到打造“厦门口述历史丛书”,陈仲义也有自己的想法。

陈仲义告诉记者,年,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组建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由他主持。

据悉,这是福建省高校第一个口述历史机构,旨在发掘厦门历史文化遗产,弘扬闽南文化特色。“口述”珍贵的人文历史记忆,涉及厦门名门望族、特区建设人才、侨界精英、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住民、老知青、老街区等题材的采集、整理、研究工作。

“口述形式,有别于严丝合缝的文献史料,也有别于步步推进的考辨理据。亲切、在场、口语化、可读性,可能更容易迎合受众。这也是其得以存在且方兴未艾的原因。”陈仲义说,此前,他做过市场调研,发现厦门出版的地方历史文化书籍并不少。面对拥挤而易重复的题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深入“腹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历史丛书”?为此,陈仲义拿出自己研究诗歌的经验与方法,试图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口述历史”体系。

据介绍,本丛书最大的特点,也是与厦门其他单位同类体裁的最大区别,是尽量避开散装化、片段化的“零敲碎打”,着眼于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单位的纵深“体量”,以追求最大化的历史感,其风格也凸显口语化特征,并具备较强的可读性。

譬如《奋马扬蹄———厦门特区建设群英谱(上)》,由厦门特区建设的群英们从不同行业角度,讲述风云变幻的亲历,谱写中国梦的壮丽篇章;《民国厦门老票据解读》选录厦门老票据件,分设房产、警费、捐税、房租等13个门类,据此做出则解读;《从鼓浪屿到马尼拉———邵建寅的教育之路》,将菲律宾华文教育泰斗邵建寅先生一生的传奇尽入书中;《我的内心从未改变———一个老三届的心灵史》详细讲述了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的领军人物谢春池坎坷的一生。

增补兵源

组建“忘年交”采编团队

而提及该丛书的采编团队组建及创作历程,陈仲义直言“并不容易”。

陈仲义说,原本以为,组织一干人马并非什么难事,然而项目刚启动就出现了不少问题。“近年来,高校的日常工作、专业建设等工作量很大,团队成员几近分身无术。”陈仲义说,团队最早期共有7人参与,后来,其中3位骨干因教学、家庭问题相继退出。他只好调整策略,增补兵源。

如今,团队已经从原来的7人发展到10多人。其中,校内共10人,分别来自中文、社会、旅游、交通轨道等6个专业与部门。“除了我之外,都是清一色的‘70后’‘80后’。而校外的7人分属7个单位,基本上属于古稀花甲。”陈仲义说,如此“忘年交”配对,竟然没有出现“代沟”,反倒成为本团队的一个特色。

“变动”不断

多次修改完成书稿出版

在该系列丛书的采写过程中,团队也是不断遭遇“变动”。

在即将出版的第二辑四本中,有一本名为《万婴之母———林巧稚及其家族》。本书以林巧稚、林心铿、林嘉禾等为代表的家族成员往事,披露鲜为人知的细节,并第一次编写林氏世系表,作为附录。不过,陈仲义说,本书原先的规划并非如此。“原先我们计划采访林巧稚的一位侄子,希望从他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家族的故事,但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却意外发现,他的自传即将问世。”陈仲义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采写者欲哭无泪,只好重新寻找角度,从头开始,可谓费心费力。

此外,在目前已出版的第一辑四本中,从采编到出版,时间最长的是《从鼓浪屿到马尼拉———邵建寅的教育之路》一书。“本书主角邵建寅是知名的教育家,曾在厦大求学,毕业后在新加坡、厦门、马尼拉任教,后创立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被尊称为菲律宾华文教育泰斗。”陈仲义说,邵建寅如今已是90多岁高龄,仍倾囊资助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其事迹丰富且动人。

据悉,对于这本书的采写,邵建寅十分看重,也很配合。因此,本书的初稿是第一辑四本中最早完成的,但后来因为风格、语言及语法等问题,和出版社协商修改了多次才最终定稿。“每次作者都要修改好内容,寄往菲律宾,由邵建寅修改完,再寄回来。”陈仲义说,如此来来回回,历时将近一年多才最终确定内容。一直到今年初,这本书才完成印刷。

(记者叶子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