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一架云台,只要按下“开始”键,徐顺波可以在镜头前一刻不停地说上两个小时,把厦门景区街巷的历史娓娓道来。
徐顺波是一位“云导游”,每天的工作内容是通过视频直播和短视频带网友足不出户赏美景。随着旅游业逐渐复苏,这些对着镜头讲解、拍摄的导游自成一道风景。近日,记者走近这些镜头前的导游,探寻他们的坚守、“突围”和转型之路。
▲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带来了实地游览无法体验的视觉效果。高空视角下的鼓浪屿呈现出别样美感。(厦门日报记者黄嵘航拍器摄)
厦门导游直播节上,文旅部门与导游携手直播带货。
传统导游变身网红主播
“这里就是金门岛……你们想看近点呀,我给你们放大。”
早晨,徐顺波站在鼓浪屿视野最开阔的日光岩上,为抖音直播间里的多位网友介绍周边的岛屿。“年第一次去,一共上过三次”“全景俯瞰好美啊,谢谢分享”……直播间里网友的发言不断刷屏。
“85后”徐顺波是年厦门市导游大赛冠军,也是旅游新业态的弄潮儿。他的抖音账号“厦门阿波”目前拥有万粉丝,这在旅游领域自媒体里算是“顶流”,排名厦门第一、全国第四。
年4月之前,徐顺波还不知道“抖音”为何物。他在线下带团时开始尝试发布短视频,第一个月有了78个粉丝。受到鼓舞,他不断产出关于厦门的短视频,从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到鼓浪屿上“中国第一别墅”,5月粉丝量涨到5万、6月又涨粉20万……徐顺波之后趁热打铁开启线上直播,当年12月,他的粉丝突破了万。
从一名网络素人成长为百万大V,徐顺波只用了8个月。他总结涨粉的窍门:“我会经常思考游客想看什么,带给粉丝新鲜感。”这两年,徐顺波跑遍全国十几个城市。最近,他到杭州、普陀山等地拍摄视频,抖音名字变成了“阿波在普陀山”。
“当旅游主播要有敬畏心,要知法守法,不夸大宣传。”初为网红的徐顺波也曾因不懂直播规则或没有核实信息出过岔子。“要不断学习,说的话要严谨。”他逐渐懂得了作一名网红主播的责任。
徐顺波坦言,人气、流量难以变现,线上导游的收入主要来自直播带货。我市不少导游看到了短视频平台的前景,纷纷主动转型线上,然而,目前在抖音平台上百万粉丝量级的厦门导游账号不超过5个。我市旅游资深从业人员康继峰表示,做“云导游”能盈利且超过传统导游收入的,在我市屈指可数,大多数人还在直播变现的路上努力。
“导游是与时俱进的服务行业。‘云导游’必须直面客源市场的变化,分析市场是什么、为什么,这是市场经济的逆向策略。”厦门理工学院文旅学院副教授欧荔表示,“除了吸粉、带货之外,还可以发挥推介城市形象的文化代言人作用。”
摸索旅游产品新零售模式
对不少导游员来说,疫情是职业生涯中的一道分水岭。坚守还是转型?这两者间如何平衡?他们在继续探索。
张敬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名叫“查理老狼”,在视频中,他对景区、街巷历史、奇闻轶事信手拈来。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张敬峰就进入导游行业,经历过传统导游的高光时期,曾任厦旅国际导游部经理,还是“第一位登陆金门的厦门导游”。
看到越来越多同行利用云直播游、线上带货等方式转型,张敬峰作为资深从业者,有他自己的坚守:“我至今坚持不带货,是希望能一直保持专业人设。如果要卖产品,也是卖旅游服务、旅游线路产品。”
张敬峰说,他想通过短视频平台摸索一种旅游产品新零售模式,打破传统的旅游产品赚差价销售模式,与旅游散客直接建立联系。
在欧荔看来,这是从批发零售环节出发的另一种转型模式。“疫情成为导游服务变革的催化剂。当前,散客比例早就远超常规团队,自由行、定制式、精致露营、网红打卡……新兴业态层出不穷,需要推动导游网约服务的官方平台建设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她说。
初夏以来,旅游需求的回升给我市旅游从业者带来了信心,不少像张敬峰一样的旅游从业者一边积极配合防疫工作,一边调整思路,结合市场需求推出市内游、周边游等产品,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提高影响力,让“旅游+短视频”“旅游+直播”成为行业复苏的有力支撑。
“旅游需求的基本面仍在,我市导游员的基本盘也还在。我们尽量引导导游员在不离开本行的前提下拓展职业道路。”市导游协会会长黄磊说,今年协会谋划了不少职业培训,帮助导游转型。
个性化转型为城市“代言”
只要有“游”的群体,就有“导”的空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借助信息手段的‘云就业’方式将吸收更多具有活力与创新能力的人。”黄磊认为,当适当的平台被开发、资源被市场合理配置时,导游员,尤其是优秀的导游员会更容易被吸收到新兴业态中去。
“厦门八肚腰”团队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新的“云旅游”现象应运而生了。“八肚腰”在闽南话中意为肚子饿,点开他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