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新闻 >> 正文 >> 正文

在英国领事馆读鼓浪屿沧桑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2/9/5

“英国领事馆”旧址与“钢琴码头”近在咫尺,处于鼓浪屿“正门口”的位置,原本是“鼓浪屿管委会”的办公楼,之后听说另有用途。这次随“厦门网网友采风团”走进该领事馆,方才知道它已经变更为“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还楼于民,物尽其用,凝聚文化,绝对善举。

管委会给我们“厦门网网友采风团”派来了一位解说的将才小蔡,他不仅声音洪亮流畅,而且带着感情,带着文采,信手拈来不乏点睛的金句和透析问题的妙语,让采风团的新老厦门人大呼过瘾。大家漫步在鼓浪屿的历史长廊里,对新知旧见进行梳理与思考。我觉得当年的鼓浪屿颇有特区的味道,方才吸引那么多的海外侨资纷至沓来……

陈列馆可圈可点,最是几组琴岛家庭的人物雕塑,穿越时空的栩栩如生,这些立体的鼓浪屿资深居民,给陈列馆平添永恒的生趣、洋气以及家的况味……

白璧微瑕,有几点感觉不吐不快:在陈列馆进口处的前言第一段,有“鼓浪屿与厦门一水之隔”的措辞。这里的“厦门”是不是“厦门岛”或“厦门本岛”更为准确与自然?至少在地理上,鼓浪屿是厦门岛的离岛。

在陈列馆的出口处有一面白墙布满姓名,名字的字号大小不一,上面注明——“曾经居住在鼓浪屿的历史名人”。有网友对标注的名字的字号大小不一颇有微词,我倒不以为然,现在的设计表达既有群星璀璨的感觉,又有从远到近的屏幕视觉;如若大小一致,势必还要按姓氏笔画,那就成了刻板的政协名单。我的建议是百年厦大除了林文庆,是不是还该增补汪德耀、张乾二、陈诗启、李文清、蔡丕杰……

尽管是陈列馆而非博物馆,也不妨增设一些见证历史的文物,以增加陈列馆的可看性。例如在展示鼓浪屿的厦门工部局作为的版块,可以配合展出当年该工部局发行的“白鹭”图案的邮票和邮票实寄封,目前它们的市场价顶多只有三位数……

精神的启迪,文明的洗礼,陈列馆是一部《鼓浪屿入门》图文并茂的沧海桑田:它不辱使命,一步步展示了鼓浪屿如何从一个蛮荒的“滨海聚落”演进为人类“世界文化遗产”,以文明的多样性成功地跨越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栅栏……

走出陈列馆,老夫我不禁捶胸顿足,如此优质的资源首先应该尽可能地与各地游客分享,让人家除了日光岩和馅饼,还多少有一点留在脑海的文化脉动。而眼下的情况是连我这样的老厦门都不大清楚鼓浪屿居然有一座如此精彩经典的历史文化陈列馆,静悄悄地趴在老榕树下晒太阳吹海风……

本文摄影:老AO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