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风景区,面积不到2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有“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览会”、“钢琴之岛”之美称。除环岛电动车及救援车辆外,不允许机动车上岛,因此气氛幽静。
宋末元初,嵩屿渔民李氏上岛开垦,发现一块中有洞穴的天然巨礁,在风浪冲击时发出“咚咚”的声响,颇似鼓声,遂称为“鼓浪石”,鼓浪屿由此得名。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曾占领鼓浪屿,直到年撤军。年后,厦门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占领台湾,为避免日本进一步觊觎厦门,清朝政府决定请列强“兼护厦门”。
年1月,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在此前后,陆续有英、美、法、德、日等13个国家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鼓浪屿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这段时期,有很多国外传教士来到此地,其创立的学校对现代教育有重大影响。
鼓浪屿一直是东亚和东南亚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交流窗口。各种建筑风格,包括传统的闽南风格、游廊式的殖民风格、西方古典文艺复兴风格、现代风格和装饰艺术在这里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厦门装饰风格。
鼓浪屿有着完好的海岛环境、自然有机的道路网络、特色鲜明的城市肌理、各种风格的历史建筑和园林,它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闽南当地文化、不同外来文化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全方位地体现在社会生活、建筑景观设计建造、艺术风格和现代技术等所有方方面面。
在这个空间有限的小岛上,鼓浪屿发展出了功能齐全的有机城市空间结构,各种风格的时尚建筑和园林林立,并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公共设施。因此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保存完好的历史小岛景观,鲜明地展现了领先于时代的现代性以及融合了中外文化的现代人居思想。
中山路(英文:AmoyYatSenRoad)位于厦门岛西南部,始建于年,沿街均为闽南风格的骑楼建筑。
中山路商圈沿线有众多支线,由于位于老城区,多数为狭窄蜿蜒的街巷。当地政府和投资公司正努力将中山路各条支路逐一打造成独具闽台风情的特色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