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鼓浪屿,它有个洋气的名字叫Kulangsu,正如Amoy(厦门),是从闽南语翻译过来的。
在民国大规模城市建设前,鼓浪屿还是一个弥漫着田园气息的小岛,恬静的让人放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以下均为清朝末年拍摄的鼓浪屿)
年莫里森拍摄的日光岩,它最原始的线条一览无余,还有山下淳朴的村庄,多么坦诚相见啊!
年拍摄的协和礼拜堂(原名国际礼拜堂),当时的它略显孤独。在门口可以眺望大海和岛内,因离鹿耳礁近,所以现在它门口那条叫鹿礁路。
鼓浪屿的素颜照,年-年间汤姆森于鹿耳礁拍摄,远处是厦门岛。看惯了高楼林立的厦门,返朴归真,别有一番感慨。
年,鼓浪屿错落有致的屋舍,推门开窗,万顷波涛尽收眼底,迎着阵阵涛声送来的清新空气,心旷神怡。
年的田尾路附近,当时这一带都是田地,因临近港仔后海边,故称田尾路。
年的鼓浪屿,后来这块地建起了番仔球埔,也就是现在的人民体育场。小编表示最近心事复杂,想回归到百年前的鼓浪屿去躲避世事,过着安静无争的生活。
鼓浪屿升旗山,当时升旗山还未竖起旗杆,由于该山与厦门岛的虎头山隔海相对,形成龙虎守港之势,又称为龙头山,因先人的误导,许多人把龙头山理解为日光岩。
鸡母山下的田园风光,许多网友会问:为何当时厦门的山地都是光秃秃?小编认为当时大家对木材很大,不禁煮饭需要烧柴,而且厦门的大量渔船、建筑都依赖木材制造,而厦门及鼓浪屿又因海岛,资源运输不便,所以民众只能就地取材,这种情况一直到60年代后才开始改善。
年没有堤岸的鼓浪屿,位置在今天的海底世界、轮渡码头一带。当时没有野导,登岸后你只需尽情的徜徉就行,也不用考虑会踩到香蕉皮,不担心被烧烤摊的烟熏着。
仿佛置身于欧洲郊外的鼓浪屿,因有外国的保护伞,所以当时的鼓浪屿治安很好。
升旗山的英国建筑,前面的路当时叫马君路,也就是现在是漳州路。
年的日光岩,空旷的田园风光,朴素而洋气,荷兰领事馆还置身于片菜地中。
年从鼓浪屿眺望厦门岛,多么舒心的一幕啊!没有高楼的压抑、浮躁的气息、紧绷的节奏,这不是我们所憧憬的吗?
西方人似乎对厦门并没太多敌意,许多传教士带着虔诚踏上这片土地,开始自由传教,兴学办医,培养出一大批名人。
当我们跳开奶茶铺、馅饼店、野导摊贩时,再看看百年前的鼓浪屿你似乎明白了它窒息的魅力。
小编认为这样的密度最适宜居住,我们更向往百年前的鼓浪屿,因为这一幕已不再拥有。
依然是年的鼓浪屿,一片乡野气息,让人向往!
日光岩下错落有致的房子,没有今天密集的巷子,自然也没有迷失的感觉,却是满满的生活味道。
当时,鼓浪屿还是一个传统的滨海农村,没有浮华的外表。
没有堤岸的海边,邂逅最原始的海岸线。
山、海、别墅勾勒而成的画卷,不禁感慨:天堂也不过如此!
悬崖上的汇丰公馆,找个时间,循着历史的印迹去感受它华美背后的沧桑吧!
年的传教士居所,推开窗就是碧波万顷的大海,不远处是大屿岛和海沧。如此惬意的生活,真让人无法抗拒!
最早的日光岩寺,今天你想看到这一幕,说明你已花费60元门票了。
年的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一带,远处是隔海相望的厦门港,我完全能够想象传教士站在教堂门口眺望大船入港的情形。
年的洋人墓地,多少传教士为兴学办教,救世济民,最终长眠于此。是他们让厦门在百年前接受了先进的西方文化。
年拍摄的闽南女子学校。鼓浪屿是中国现代教育的摇篮,自开埠以来,鼓浪屿变成为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地,很早就对于妇女、儿童实行新式教育。传教士在鼓浪屿开办了20所不同的学校,包括“怀德幼稚园”、“毓德女中”、“英华书院”、“怀仁女中”、“闽南女子学校”、“鼓浪屿养元小学”等,更是将中西方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林语堂、林巧稚、马约翰等一批近代名人。
日光岩上俯瞰港仔后、田尾路一带,原始的海岸线和田地,京沪小清新的最爱。
20世纪初的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图中是哪位妹纸坐在上面,望着入港的帆船,等待哥哥出海归来?小编忽然也想坐在上面,感受迎面而来的天风海涛。
番仔球埔,中国近代足球的发源地。一群调皮的外国小朋友在欢乐的嬉戏,可以想象当时鼓浪屿的生活气息。当时,番仔球埔是不让华人使用的,虽然没有悬挂什么“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子,却总让人联想起上海外滩公园的故事。
隔着番仔球埔的便是出镜率很高的兴贤宫,当时,人们时常能看见有趣的画面:洋人在里面奔跑,和它隔着中华路对望的兴贤宫则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洋人不能理解对面庙里中国人在烟火缭绕中祈求安康,而中国人则笑话对面球埔里洋人追着小球乱跑,两种不同的文明各自演绎着对生命的理解。
我一直有个自私的想法:希望鼓浪屿倒退年,回到最初的模样。没有喧嚣和浮躁,仿佛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欧洲小镇,这才是我想要的鼓浪屿。(图:洪凯杰、外国网站)更多关于厦门旧影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