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优势 >> 正文 >> 正文

年年闹学生荒的鼓浪屿,曾是中国基础教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2/9/10

文/伍拾圆

现在,鼓浪屿上面有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半所中学。

一所幼儿园是鼓浪屿日光幼儿园,一所小学是鼓浪屿人民小学,半所中学是厦门二中(初中部)。

即使只有两所半学校,每年还是招不满学生,都要从片区外调配输入。

鼓浪屿是目前厦门唯一年年招不满新生员额的教学片区,年年闹“学生荒”。

也难怪,鼓浪屿目前1.5万左右的常住人口中,一半是做生意的外地人,一半是以老弱病残为主的鼓浪屿人,学龄孩童严重不足。

但是,在解放前,确切地说,从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年时间里,鼓浪屿曾总共开设过几十家学校,鼓浪屿培养出那么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个时期的事。

下面我们来简要盘点一下那年里,鼓浪屿都开设过哪些学校。

以下部分内容整理自《公共租界鼓浪屿与近代厦门的发展》一书。

一、洋人在鼓浪屿办的学校

大约年左右,英国伦敦公会在鼓浪屿设立福音小学,据考证,这是鼓浪屿最早的小学。

福音小学规模不大,教师都是由伦敦公会的中国传道士兼任。

后来,在福音小学相隔不远的地方,中国人陈希尧先生办了一所民立小学。由于两校距离近,学生经常在路上玩闹打架,为了便于管理,陈希尧主动提出两校合并获得伦敦公会同意。

于是新的小学成立,各用对方学校的一个字,变成福民小学。

接着说一下养元小学,养元小学是美国归正教会大约在年办的一所学校,这所小学办得很出色,大名鼎鼎的林语堂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小学教育,还有天文学家余青松也是从这里走出的。

顺着林语堂往下说中学,就该说到寻源中学了,林语堂从养元小学毕业后,就进入寻源中学读书,然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有“东方哈佛”之誉,也是教会办的)。

寻源中学是美国归正教会为纪念打马字牧师在厦门传教40周年而设立。

起初学校叫寻源书院,后来美国归正教会把较早前和英国长老会合办的一所没有标名的中学,以及伦敦公会办的澄碧中学一起合并进来,并改名为寻源中学,由“三公会”(即:美国归正教会、英国长老会、英国伦敦公会)共同管理。

不过到了年,寻源中学就迁往漳州平和去了。

当年为了让寻源中学的学生有教学实习的地方,美国归正教会还特别设立了一所“寻源校友会教孺园”。

当年洋人在鼓浪屿办的学校,名气最大的应该是英华书院,是年由“三公会”联合创办,后来交由英国长老会一家独办。

年,英华书院改名英华中学,英华中学一直有个传统,只收男生,不收女生。因此,英华中学其实也可以叫英华男学(和女学对应)。

英华中学之所以名气最大,是从这里走出了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大批社会精英。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厦门二中,就是在英华中学的基础上合并其它学校而成。至今,英华中学校友足球队还在,每年都会组织校友聚会和比赛。

英华中学可以叫英华男学,与之对应的,是鼓浪屿也设立过好几所女学。

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所女学是怀仁女学,由更早设立的乌埭中女学堂改名而来。怀仁女学的校舍,后来成为鼓浪屿人民小学的一部分。

另一所有代表性的女学是毓德女学(包括小学和中学)。毓德女学最初设立在鼓浪屿田尾一带,称为田尾女学堂,后来才改名为“毓德女学堂”。

再后来,寻源中学迁往漳州后,毓德女中的校舍搬到原寻源中学校舍,至此毓德女子小学和中学分开办学。

后来毓德女子小学也成为鼓浪屿人民小学的一部分,中学则并入厦门二中。

另外,在鼓浪屿相对影响力较小的美国安息日会也办过一所小学,起初叫育粹小学,后来改名美华小学,也是只收男生。后来又增加开设美华女校。

几年之后,男女两校合并,学校改为了“美华三育研究社”,所谓的三育,是指学校只教授英语、汉语、算术三科。

影响力相对较小的还有西班牙天主教系统,当时的厦门主教马守仁创办了一所维正小学。

除了小学和中学,那时候教会也在鼓浪屿办过一所幼儿园,也就是怀德幼稚园。不过,怀德幼稚园其实是附属产物。

当时,英国长老会办了一所怀德幼稚师范学校,主要是培养幼稚园老师,为了让学生有实习的去处,才办了怀德幼稚园。

怀德幼稚园也就是现在的日光幼儿园。

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还有一类专门培养中国人成为牧师的“圣道学校”,一所是英国伦敦公会办的观澜圣道学校,一所是美国归正教会办的回澜圣道学院。

后来这两所圣道学校合并,统称回澜圣道学院。

美国归正教会还专门为已婚的女教徒办的“田尾妇女福音学院”,在这所学院里,学员年龄相差悬殊,最年轻的20岁,最年长的有70多岁。

二、中国人在鼓浪屿办的学校

那个时期,中国人在鼓浪屿办的学校,除了上面已经顺带提及的陈希尧先生办的“民立小学”外,还主要有以下几所:

普育小学。普育小学最初是一所黄姓家族的私塾,后来为了适应新潮流,改名为普育小学堂。

后来厦门成立了劝学所,普育小学被接收改造成为公立小学,这也使普育小学成为那个时期鼓浪屿唯一的一所由政府管理的学校。

闽南职业中学。这是后来福民小学的校长叶谷虚先生为解决本学校毕业生的出路而创办的一所侧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学校。这所学校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一批实用技能人才。

海滨女子师范学校。这所学校相当于贵族女子学校,它的学费通常是其它女学的一倍以上,非有钱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所以又被称为“上女学”。

慈勤女子中学。如果说海滨女子师范学校是贵族女子学校,那么慈勤女子中学则是大富豪办的无差别面向所有人的平民学校。

这所学校是回国定居鼓浪屿的“印尼四大糖王”之一黄奕住为纪念母亲而创办的学校,校长是鼓浪屿另一大富豪林尔嘉的第四子林崇智。

英华校友初级小学。这所学校是中国人陈兆麟创办,因为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从英华中学毕业的校友的子弟,所以命名为英华校友初级小学,后来简化为英华小学。

上面这几所学校,是中国人当时办的比较成规模或存在时间较长的。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所因为经费不连续、办学地点不固定导致昙花一现的学校,比如:新华中学、武荣初级中学、思明中学、中山中学、民生职业中学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为了更方便了解,我把上面介绍的洋人和中国人办的学校做成下面的图表,大家可以一目了然了解到那个时期鼓浪屿出现过多少学校。

三、鼓浪屿教育的衰落与复兴

由于教会学校的几乎免费性质,有时还有补助,吸引了很多贫穷孩子愿意上学识字。

周边地区的同安、安溪、漳浦、平和、龙溪、金门,甚至汕头、台湾都有父母把孩子送到鼓浪屿来寄宿求学。

那时候的鼓浪屿,称之为中国基础教育最好的地区并不为过,可谓一时之盛。

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合并、调整,最后鼓浪屿演变成只有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半所中学。

按现在的发展态势,除非人为强力干预,否则几年之后,所有的学校恐怕都要全部迁出鼓浪屿。

为什么?因为生源实在越来越少,从外面调配进来的学生,上下学也不方便。

生源少,是因为俯仰生息在鼓浪屿的人越来越少,这和大历史的时空背景是分不开的。

有专家做过调研,指出鼓浪屿一共出现过三次人口流失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走了一批,主要流向国外和港澳台;第二次是上山下乡时期又走了一批;第三次是鼓浪屿撤区之后实行“只出不进”的人口减法政策又走了一批。

这三次人口流失,几乎带走鼓浪屿全部的青壮人口和精英人群,留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穷等弱势群体。

这三次人口流失,再加上鼓浪屿在年之后的功能定位发生改变,从区一级行政区变更为景区和社区二区合一,并形成所谓的“二元管理体制”。而且景区管委会的级别高于社区街道办。

这导致鼓浪屿的人口结构也发生极大的改变。出去的都是鼓浪屿原住民,进来暂住的都是为了做旅游生意的外地人。

原住民离开,也带走了孩子;外地人进来,几乎不带孩子,拖家带口的怎么做生意赚游客的快钱?

鼓浪屿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也就很好理解。

换句话说,鼓浪屿教育的衰落其来有自,只是,许多鼓浪屿人(尤其移居海外的)对鼓浪屿却情无所牵了。

不过,现在相关部门不是有所行动了吗?不是复办“厦门二中英语实验班”了吗?鼓浪屿人民小学不是也成为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合作校了吗?

但愿,这是鼓浪屿教育复兴的开始。

:把这些老别墅实地过一遍,基本上鼓浪屿就随便你吹了

推荐阅读:鼓浪屿的赌,比你想象的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