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琴岛”。岛上环境优美,建筑独特,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又不乏小资情调,每年持续吸引着数百万游客。
但这些年的商业发展,也使这座小岛备受争议。过度商业化、基础设施缺失、早期居民流失、环境恶化等总总问题,不一而足。
好在申遗成功,如今的鼓浪屿限制游客流量,上岛后,细细品味,依然能寻找到属于这座海岛的独特味道。
鼓浪屿在宋代以前,一直无人定居,后因其略呈圆形且沙滩环绕,故称圆沙洲。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岛上岬角和海湾交错,海浪与岩石角力,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平台等地貌遍布岛岸。但这座小岛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众岛屿中,毫不起眼,却因历史发展,逐渐成为一座沉淀了独特文化底蕴的美丽小岛。
岛上最早的村落成形于宋末元初,一些出海遇上风浪的渔民,和无家可归的穷苦人来到此地聚居。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朝鲜、日本乃至欧洲诸国的贸易繁忙,厦门港崛起,处在出海口位置上的鼓浪屿,也变得热闹起来。
红砖大厝(cuò)是这个时期的建筑代表,这是传统的闽南民居,一种典型的家族聚落建筑。其中,位于岩仔脚的四落大厝,是鼓浪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闽南红砖建筑群。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大开了中国的大门,厦门作为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放,各国官员、传教士、商人纷至沓来。
随之而来的是各国风格的建筑。如英、美、法、德、日等13个国家在鼓浪屿上建起的领事馆;又如年成立的多国参与的工部局;还有传教士带来宗教和他们建起的各式教堂。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红砖墙体、方形立柱、大三角屋顶的三一堂,一度成为中国教堂之最。
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工部局遗址三一教堂协和礼拜堂传教士们还设立诊所,带来了现代医疗体系。教会开办学校,诞生了厦门第一所新式小学、第一所女子学校、第一所幼稚园,成为闽南近现代教育的重地。
鼓浪屿上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前身就是年医院,这是厦医院。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毓德女学校旧址成为贸易前线的鼓浪屿,有了厦门海关副税务司公馆。
由于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鼓浪屿、厦门,乃至整个闽粤沿海的底层民众,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纷纷到南洋谋生,组成了一股移民大潮。
经过几十年的海外闯荡,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积累起巨量的财富,并衣锦还乡。被鼓浪屿宜居的环境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所吸引,这些华侨纷纷来此定居。
从台湾迁居鼓浪屿的华商领袖林尔嘉(字菽庄),以补山藏海之理念,营建了当时岛上最豪华、占地最广的私家园林——菽庄花园。
印尼糖王黄奕住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黄家花园,旅菲华侨黄赐敏的金瓜楼都是这个时期的建筑代表。
黄家花园金瓜楼华侨商人带回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积极创办工厂,接管和普及各种公共事业。如黄奕住收购创办的电话公司,在当时属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众多侨商共同筹建的鼓浪屿自来水公司,至今仍可看到留下的泵房。
自来水公司旧址黄荣远堂也是华侨商人归国创办的代表性建筑,是厦门第一家地产公司。正是黄荣远堂和新建的黄家渡码头,一起带动了龙头路多间商店的建设。
黄荣远堂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绿荫掩映下,华侨的别墅,洋人的洋楼,都显出几分小资情调。依山而建的建筑,蜿蜒曲折的绿荫小径,让时光变得悠远。
游鼓浪屿,不必太匆匆,在岛上住一晚,沿着那些安静的小路,寻找那几处有代表性的建筑,一睹“万国建筑博览馆”风采,再到海滩听风吟海鸣,小岛的娴静与风雅依然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