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农历新年前夕,因为出版《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厦门大学教授、美国人潘维廉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其“不见外”之举赢得总书记赞赏。今天(4月21日),这位“不见外”教授再推新书,他参与编写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正式与读者见面,该书由中英美三国教育专家和翻译专家联袂编写,是国内首套用中英对照形式讲述古今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系列丛书。
今天(4月2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首套用中英双语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丛书《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正式出版发行。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表示,这套丛书首次采用中英对照形式讲述古今中国故事,是该出版社庆祝一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丛书由中、英、美三国专家联袂打造,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胡敏教授担任主编,潘维廉教授担任副主编。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从策划、编写到出版,历时近两年,其中所有故事均为原创,全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从中国风物、中国习俗、中国艺术、中国成就、中国人物、中国精神六大领域编写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多个故事,在选材上力求古代中国、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兼顾,中国优秀传统、中国革命传统与中国当代精神兼顾,全面讲述中国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故事。
出版座谈会上,潘维廉身着黑色西装、蓝色衬衫和金色领带亮相,身材瘦削的他看起来神采奕奕。“我是厦门人。”他以惯常的口头禅开场,并幽默地解释,自己将试试用中文演讲,但是中文不好,在中国30多年,英文也越来越差,“所以太倒霉了,英文中文都不好。”
他认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有两个目标,第一向世界介绍中国,第二用有趣的方式鼓励外国人帮助中国人掌握英语。从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到精忠报国的岳飞,从青藏铁路到杂交水稻,从成就“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到抵制西方鸦片贸易的林则徐……他喜爱这些故事,更深刻感受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品格。他尤其喜欢像风一样的高铁,“年,从厦门到北京我用了10天,今天,从香港出发,一路北上,抵达北京,只需要大约9个小时。”
31年前的年,潘维廉从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职位上辞职,举家来到厦门,从此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任教。为了解答家人朋友的质疑,当年9月起,他开始以书信向美国的家人讲述在中国的生活,例如,中国过的第一个新年、八十天自驾环游中国、第一次“投票”、在中国庆祝结婚二十周年等等。
年12月22日,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中、英文版)。该书精选作者三十年来写给美国家人朋友的47封私人信件。这些信件,记录了一位长期在华生活的美国人,亲眼见证的厦门乃至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变化,由此生动折射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变革。首发式后,潘维廉将这本书寄送给了习近平总书记。
今年2月1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回信,祝贺他《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出版,并感谢他把人生30年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
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为这位老外点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这些年你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种‘不见外’我很赞赏。”文末,总书记还提到:我相信,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
潘维廉说,收到回信,十分震惊,也十分荣幸。其实,大约在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还在福建时,就曾与潘维廉探讨中国十分了解世界,但是世界对中国却不甚了解的话题,并鼓励他写更多书介绍中国。
在潘维廉看来,总书记这次的回信,“是一份莫大的鼓励,鼓励我继续同世界分享中国故事。”他说,自己的故事仅是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本次出版的丛书却能抓住中国故事的灵魂,从古至今,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用英语向外国人讲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英语学习方式。”
人物名片:潘维廉
潘维廉(WilliamN.Brown,年出生,美国人),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MBA)外国专家、教授。
年,他辞去美国第一证券公司副总裁职务,举家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任教,至今已有30余年。
他是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还是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的外籍教师之一,曾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友谊奖”、福建省荣誉公民等。。
来中国至今,他已推出十多本书,包括《魅力厦门》《魅力福建》《魅力泉州》《老外看鼓浪屿》《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致力于用英文介绍中国城市和低于文化历史。他时常自豪地用闽南语宣称:“我是厦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