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涌现出的“网红城市”普遍遭遇如此尴尬——比如去西安只为看一看“不倒翁小姐姐”,去厦门鼓浪屿只为去那些小资咖啡店里拍照发圈,去重庆就只为了看那从楼里穿梭而过的轻轨……以前代表城市特色的不少“旅游名片”正在被冷落。
老牌景区备受冷落的症结在于“吃老本”,没跟上旅游市场消费习惯的发展和变化。随着消费者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一些大型的老牌自然景区吸引力已不如从前,在休闲旅游时代,老牌景区可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因为它们是从观光旅游时代过渡而来,特色文化与主题、产品、业态、功能等都跟不上新的旅游需求,从而导致门可罗雀。老牌景区需要针对当下的消费需求进行转型调整成为必经之路。
遭遇三大瓶颈
一是墨守陈规,没有创新意识
目前,文化创意和科技应用与景区景点的融合创新还处于市场导入期,还有一个艰辛摸索和经验积淀的过程。智慧景区也主要停留在刷手机入园、安装摄像头远程观察景区接待实况等入门级的水平。很少见到能够有效提升游客体验度和服务品质感的原创IP,更不用说能够给未来留下遗产的文化创意了。如果理念和本质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只是加几个文化和科技概念,改变不了景区传统、守旧的底子。
二是运营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做到淡旺季平衡
我国目前有近2万多家景区景点,绝大部分景区的经营管理还是在政府专营的管理模式下经营管理。老牌景区面临着配套管理落后,缺乏专业化人才、规范化服务等问题。同时旅游的一大特点就是季节性,淡旺季是景区不可避免的。
三是文化传承与商业化之间存在错位,给景区品牌造成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新兴消费群体的崛起,景区为快速获利盲从迎合游客的消费诉求,迫切的追求商业化造成了景区品质的扭曲,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
如何推陈出新?
首先是优质旅游资源的整合,即由传统的“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和“目的地旅游”
许多老牌景区的旅游资源如果单个拎出来与其他知名景区和新兴的网红景区相比,优势都不甚明显。但倘若将它的旅游资源进行优势重组,突显特色,打组合拳,从而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全域旅游的建设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恰能高效地将这些优质资源黏合在一起,并转换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这也正是这类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其次是景区旅游的智慧化
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旅游开始由单纯的景点观光变成体验。与之对应的,则是注重游客个人感受和互动性的智慧化旅游。对旅游景区来说,旅游智慧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的前置化。景区通过借助互联网、VR(虚拟现实)等设备和技术平台,提前为游客提供精准、深入的文化、知识等海量信息,并做到实时更新,最终达到能让游客及时获取、智能感知和方便利用的效果。
第三准确把脉市场消费趋势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市场的转变,中青年群体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趋向前往体验性较好,更加舒适和休闲的景区旅游。景区要转型、更新自身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可先从周边的良好资源入手,在此基础上利用自身已有IP进行深度开发,制造出下一个“爆款”。
第四,景区要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加强对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导,把降低景区门票价格和增加旅游购物、旅游餐饮等弹性开支作为重要参数,在发展理念上要遏制景区门票上涨。要让景区和游客建立感情联系,并促进和催化“二次旅游”和“深度旅游”。景区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有特色、有创意的周边服务和衍生消费品,用低廉的门票将游客吸引进来,再让他们自愿地多次消费,景区增收的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
第五,提升管理体制和基础设施
景区的完善管理需要相关的辅助行业和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游客在选择个旅游景点时,首先考虑的是住宿以及交通是否方便,因此要加快景区辅助行业的发展建设,使相关的产业尽快完善起来,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愿景
打造景区生命力赋能系统
构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平台
两项使命
搭建一座桥梁,带游客看懂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
打造一个系统,赋能景区创建持续盈利平台模式
三阶服务
前期:创意、策划、设计
中期:落地、技术、监理
后期:运营、维护、迭代
四大平台
数字硬件研发平台
文旅产业投融资平台
文旅产业应用创新平台
数字视频素材交易平台
五点价值观
创新精进、拥抱变化
专业专注、利他共赢
尽心致善
华创文旅,创意创造价值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