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鼓浪屿 >> 鼓浪屿资源 >> 正文 >> 正文

鼓浪屿人民的建筑智慧洋妞扛柱

来源:鼓浪屿 时间:2023/1/12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a_11986113.html

上周在机缘巧合下去了一趟鼓浪屿,在一本名为《百年鼓浪屿》的书,看到了这么一页:

洋妞扛柱,《百年鼓浪屿》,

当时觉得这个典故和这个“洋妞”形象都十分有趣,于是回来便查阅文献资料,想要一探究竟。

01.鼓浪屿

年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作为五通商口岸之一的厦门开埠。随后的20年中,英国在厦门本岛沿海获得一处租界(也有学者称只是租地,从未得到清廷官方认可),直到年才收回。

而与厦门本岛隔海相望的鼓浪屿,则是在年成为公共租界,直到年被收回。

这一时期鼓浪屿的建筑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前,这里是具有闽南特色的传统建筑,砖石砌成的民居。

鼓浪屿上的闽南民居

鸦片战争后,英国率先在鼓浪屿建造领事馆(),到年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后,各国都在鼓浪屿建立领事馆、医院、教堂和别墅,和海对岸的英租界形成对抗之势。

鼓浪屿天主堂

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东南亚,大批华侨返乡。此时国内时局动荡,在公共租界范围内的鼓浪屿就成为了很多华侨的安家选择。

鼓浪屿海天堂构

这批华侨在鼓浪屿建造了很多私人别墅,这些别墅受西方建筑形式的影响,比如采用了立柱,但同时,又融合了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屋顶会使用“歇山顶”。这种中西结合的建筑方式被人戏称为“身着洋装,头戴斗笠”。

歇山顶

在鼓浪屿之后,这种建筑风格一度成为潮流,风靡闽南地区,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厦门装饰风格”(amoydecostyle)。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说这种风格来源于中国传统观念“厌胜”。华侨们在国外饱受洋人欺凌,所以要用中国的屋顶压在西方的建筑上进行“厌压”。

02.厌胜

厌yā胜shèng

意即厌而胜之,旧时中国民间一种避邪祈吉习俗。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在以前的闽南地区,建造房屋时除了要遵循风水师对位置、朝向、物体摆放的要求之外,还要在房屋合适的地方放置厌胜物。这其中有“镇百贵,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的石敢当。(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

由于闽南地区多风,所以在建筑屋顶上放置“瓦将军”、“风狮爷”,用于“镇风”:

左:瓦将军;右:风狮爷

或是在大厅门额上挂八卦牌,下面悬挂尺子、毛笔等物,也是辟邪镇宅之用:

除了这些防灾的“厌胜物”,还有一些用于诅咒的厌胜之术,比如说我们总在电视剧和古代小说里看到的“扎小人”,也属于厌胜之术。

“洋妞扛柱”这种现象,也被列为了厌胜。民间喜欢说这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强权入侵中国的不满,所以要把“洋妞”压在柱子下面。

说实话不管中国还是西方,扛过柱子的都不只是“洋妞”,还都是厌胜不成?伊瑞克提翁神庙第一个不服。

03.人像柱

在希腊雅典卫城的伊瑞克提翁神庙,有六根少女形象雕刻而成的人像柱。

传说古希腊时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曾有个名为卡利亚的古镇,镇上的人们在祭祀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时,会头顶一篮植物手舞足蹈。神庙上这六个少女,就是参考卡利亚城中女祭司的样子雕刻而成的。

古希腊建筑学家维特鲁威曾认为,这六个少女象征着波斯战争中沦为女奴的人,因为支持波斯人而被惩罚负重,所以将她的形象雕刻在神庙的柱子上。

但这种说法很快就立不住脚,因为学者发现在波斯战争之前,希腊已经有用人像做柱子的历史。

西西里岛Agrigento考古博物馆男像

在玛雅文明中,也曾经出现过石雕人像柱。这种石雕代表这一种顶天立地的巴卡贝斯神灵,常被放置在祭坛上当作台座或是石碑的柱子。

墨西哥石雕人像柱(公元-年)

既然是“神灵扛柱”,自然也不会是压迫之意了。

再后来,人像柱的巫术和宗教意义逐渐淡化,完全变成了建筑的装饰,这一点可在巴洛克时期的人像柱中有所体现。

或者……

加利福尼亚伯班克迪士尼大厦

04.柱础

“扛柱”不止西方建筑有,那么中国传统建筑又喜欢用什么“扛柱”呢?

中国传统木制建筑中,有一个不可取少的构件:柱础。它是承受柱子压力的奠基石,不仅可以起到防潮作用,还可以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中国传统柱础

柱础上的图案有很多种,从最简单的几何形,到花纹、植物、动物等等,人物也是其中一种。

这种人物柱础,主要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一般会用佛教中的力士、罗汉等形象。增加美学特色的同时,也带着一种力士用力托起柱子重量,保证屋柱稳固的愿望。

力士扛柱

要说雕刻着人像的柱子,中国也有,比如山东安丘汉墓。不过这里的人像柱跟前面说到的那些功能就不同了。人物大多赤身裸体,和很多奇珍异兽密密麻麻的挤在几根柱子上。

安丘董家庄汉墓画像石

这里代表的是人死后化为仙人,和祥瑞之兽一同升天的场景。

05.飞天与洋妞扛柱

最后我们回到这张“洋妞扛柱”仔细看看。

女子面带微笑,微风吹起了裙角,在她的周围还布满传统祥云,看上去还有几分滑稽之相。

她的外形虽然叫洋妞,头上一头卷发,但飘逸的衣纹,和十分传统的中国舞姿。像极了敦煌飞天。

左:洋妞扛柱;右:敦煌窟反弹琵琶

这么看来,不管是从西方建筑的角度,还是中国传统建筑来说,女神、女祭司出现在建筑立柱上历史悠久;力士扛柱也已经在民间流传。所谓“洋妞扛柱”,不过是把人像柱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之后,当地民众不懂它的本来意义,用自己开心的理解方式随意发挥了一下。充当阿q本q,图个心理平衡罢了~

参考文献

洪明章著.百年鼓浪屿[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高渔著.鼓浪屿词典[M].厦门:鹭江出版社..

陈丽.厦门及鼓浪屿租界建筑及装饰特征分析[J].居业,(10):14-15.

钱毅,魏青.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建筑的发展[J].建筑史,(01):-.

黄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柱础艺术与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

魏泽松,张玉坤.建筑中的人像柱起源研究[J].装饰,(02):43.

李黎阳.试论山东安丘汉墓人像柱艺术[J].中原文物,(03):88-90+87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