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40年弹指一挥。几代特区人经过不懈努力,将这四座矗立于改革潮头的城市,建设成为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现代化新城。
今天开始,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将推出经济特区40周年专题,通过厦门、深圳、汕头和珠海四城摄影师的视角,见证特区建设的发展变化,记录特区人民的美好生活。
不在厦门住上一段时间,
大概是无法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
明朝名将施德政说厦门,是“颦鼓树声雷乍发,舳舻百尺浪平铺”。
龙舟竞渡
摄影师
程志中
清代诗人黄日纪说厦门,是“海外青山山外海,凭高纵目气增豪”。
远观海岸
摄影师
程薏熹
作家郭小川说厦门,是“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
海湾唱晚
摄影师
李海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厦门的模样。这里有山有海,有骑楼有大厝,经历过海战,建过通商口岸,如今更是作为中国最有“颜值”的经济特区,静静地落在鹭江江畔。
从“思明州”到“万国社区”
厦门,素来有“漳郡之咽喉,泉州之门户”之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注定它要在各家文化的冲击下前行。
厦门地形图
面积不大的厦门岛退缩在海岸线内,三面被大陆包围
清军入关后,郑成功退守厦门岛,为其起名“思明州”。也从那时候起,厦门岛成了他对故国相思的寄托,也是他抗清复明的军事基地。
郑成功雕塑
摄影师
苏华琦
年鸦片战争打响,颜伯焘在厦门岛南岸构筑了当时中国最坚固的炮兵工事。但久战之后,中国的大门终被迫打开,作为外国贸易的主要口岸,厦门成为了外来文化和资本的交汇站。
厦门岛成为对外口岸
图片来源网络
而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的鼓浪屿,也成了外国领馆和华侨商户的首选居住地。
鼓浪屿与火烧云
摄影师
李华琨
开阔的地形和凉爽的海风,使得传教士、商人、各国官员纷纷踏上鼓浪屿。渐渐地,这座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海岸线不过7千多米的小岛上,建起了13个国家的领事馆、教堂、医院......
鼓浪屿八卦楼与日光岩
摄影师
苏华琦
多样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万国社区”诞生了。黄绍坚说,鼓浪屿可谓厦门的灵魂。
外国人在岛上建立起一个微型西方社会,继续享受他们本国的一切。阔起来的当地人,发了财的华侨,进步知识分子,失意革命党人,乃至金盆洗手的土匪,无不想方设法挤进这个歌舞升平的万国俱乐部”。(萧春雷)
年,鼓浪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鸦片战争之后,这座小岛在不断融合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
风浪中的讨海人
在闽南语中,出海打渔一般叫做“讨海”。讨,有“请求、索取”的意思,请求大海的恩赐,向大海索取物产——这是千百年来,闽南当地人与大海建立起的相依相托的关系。
日出而作
摄影师
杜华榕
何厝避风坞
摄影师
李华琨
占据着海利的闽南人,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来讨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潮里来浪里去地,向大海讨要生活。
讨海厦门人
摄影师
李海燕
每隔三到四年,厦门会举行“送王船”仪式。人们建造一只精美的“王船”,里面装载金钱、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和鸡羊等牲礼,献给天界巡狩的王爷。
送王船
摄影师
陈亨长
人们向王爷祈求消除灾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闽南人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也是闽台海洋文化的表征之一。
送王船祈福
摄影师
陈亨长
吉时一到,整艘“王船”燃起熊熊烈火。色彩缤纷的烟花,让整个夜空被辉映得格外灿烂。
闽台送王船
摄影师
苏华琦
送王船
摄影师
陈亨长
烟雾顺着火苗飘向天空,满载着供品,满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与期待,最后在依依不舍中散向远方的海。据说乞丐曾帮助过得道前的王爷,所以化吉后的供品只准乞丐享用。
岛内?岛外?
年10月,国务院批准创办厦门经济特区,翌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
年,中央把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由湖里区扩大到全岛范围。但由于厦门岛四面环海,厦门被划分为了岛内和岛外(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海沧区)。
集美新城
摄影师
李华琨
富美同安
摄影师
苏华琦
厦漳大桥(海沧区)
摄影师
李华琨
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翔安区)
摄影师
苏华琦
一开始,岛内岛外隔海相望,随着时间流逝,海湾慢慢拉远了岛内外的紧密往来,以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互通。
年,厦门大桥竣工,作为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它成为了本岛与岛外联系的重要桥梁。后面几年里,海沧大桥,集美大桥像一条条丝带,横跨海面,计划本年内开工的翔安大桥也预计在年建成通车。
桥梁架好了,距离也就开始近了。
厦门大桥
摄影师
苏华琦
城·海沧大桥
摄影师
陈璐
如今,横跨海上的大桥,穿过海底的隧道,海面和陆地都不再是发展的难题。
交通枢纽中心
摄影师
李华琨
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正式揭牌。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在福建厦门举行,厦门作为一张新名片,被世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91.html